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地方工作>贵州>工商联工作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县薏仁米商会助推产业带动扶贫纪实

发布时间:2016-09-19 信息来源:人民政协报 字号:【

组织起来 抱团发展

  从贵州省兴仁县城出发,驱车近一个小时到了一个叫瓦窑寨的地方后,山路就逐渐变窄,两边的山林也逐渐繁茂起来,近路边有烤烟、玉米(苞谷),远远望去,则是漫山遍野绿绿的“草”。兴仁县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王梅告诉记者,“这绿绿的草就是薏仁,你在别处绝对没见过这么多,这才叫震撼!”

  这就是兴仁县薏仁米商会的“地盘”。

  这是位于美丽而贫穷的黔西南一个县级工商联所属行业商会。

  这个商会成立时共有101家会员,其中只有公司会员30家,加工厂43家,个体户28家。这或许是全国最小、最草根的商会了,也是最接地气的商会。

  不过,这也是一个抢占了全球70%市场份额的商会,是一个垄断了全球薏仁米行业定价权的商会。

困境:各自为战

  这个成立于2013年6月的行业商会,是由薏仁米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企业、合作社、个体户自愿组织成立,实现了资源整合、抱团发展,通过打造品牌,带动了当地薏仁产业的快速发展。

  薏仁米是我国传统的粮药兼用作物。兴仁县是我国薏仁米的主产区,已有400多年的薏仁种植历史。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黔西南州兴仁县所产的薏仁米具有色白、饱满、富含蛋白质等特点,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极高。

  然而,2012年之前,兴仁薏仁米产业发展一直处于小散乱的状态,各自为政。王梅告诉记者,“全县累计有薏仁米加工企业、生产作坊400余家,其中作坊式生产占绝大部分。大多数企业及加工户产品没有商标,没有统一品牌,互相争抢原料,质量差,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掣肘整个产业的发展。”

  据了解,兴仁县农民种植所使用品种基本上都是常规种,缺乏技术指导,普遍比较粗放,由于没有较大规模的种植基地,从而导致产量、品质均不稳定。有的亩产400公斤,个别达到600公斤,平均亩产仅为300公斤,产量远不能满足加工需要。此外,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遇干旱就影响薏仁米的种植和产量。

  正是由于上述原因,2012年兴仁县的薏仁米行业陷入发展困局。薏仁米市场价仅为2元左右,比2011年的5、6元钱减少了近三分之二的价格,农户为了保本不亏,只能把价格降得更低。农民靠种薏仁米增加收入、摆脱贫困几乎是水中月、镜中花。

  正所谓,谷贱伤农。

  更多青壮劳力撇下父母和孩子外出打工。

出路:抱团发展

  如何让企业和农民都有收益,都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只有抱团发展。用一句过去的老话“组织起来”,才能使薏仁米这个关乎全县老百姓在家门口致富的产业得以健康发展。

  又如何抱团?黔西南州统战部副部长、工商联党组书记胡祥直言,健康有序才是行业发展之道。

  鸟无头不飞,羊无头不走,由此,兴仁县工商联找来几家较大的薏仁米企业,探讨怎样变各自为政为抱团发展,请他们当这个“头儿”。结果两下一拍即合,有了县工商联的号召与支持,这几家企业也有了主心骨。

  大旗一树,应者云集。

  抱团发展的兴仁县薏仁米企业一改过去一盘散沙的状态,同时成立了薏仁米产业发展中心和薏仁米行业商会,通过统一规范市场经营秩序,避免薏仁米价格大起大落,保障种植农户和加工企业的合理利益。同时,引导企业集中发展,形成竞争优势,进而逐步掌握薏仁米行业的定价权。

  在龙头企业强势推动下,兴仁县开始由薏仁米粗加工向精深产品研发、加工转变,并创新发展薏仁米精深加工,逐步形成集生产、加工、销售、储运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企业进行了重组,改变了过去加工企业多、规模小、实力弱、发展慢、竞争无序的状况。按照《中共兴仁县委、兴仁县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中关于“强化绿色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加速实现科技成果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要求,兴仁县工商联将薏仁米商会的组建作为重心工作抓紧抓实,多次与聚丰、林丰等公司就筹建工作进行商讨和准备。

  2013年,由兴仁县林丰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家薏仁米加工企业抱成团,组建了贵州薏仁集团有限公司和贵州兴仁聚丰薏苡股份有限公司,由这两家企业统揽全县薏仁米产业基地建设、产品加工、新产品研发、对外营销等业务,全力推广兴仁薏仁米品牌。

  另外,贵州华丰薏仁有限公司也是由原来的13家薏仁米加工企业和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整合而成。通过整合,该企业迅速跻身为省级龙头企业,成为兴仁县薏仁米产业的领跑者之一。

  贵州薏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敏告诉记者,公司重组后,采取“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为种植户提供良种、化肥和科学种植技术支持,在全县范围大面积发展薏仁米种植,在下山、回龙等乡镇建有专门种植基地6万多亩,带动周边农户5万余人。农民靠薏仁米发财变成了现实。

  目前,兴仁县共有薏仁产业省级龙头企业4家,在这些龙头企业的推动下,兴仁的薏仁米产业有了很大的改观。

  同时,兴仁全县已在市工商局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有46家,其中,总社22家,分社24家,形成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合作社还与社员签订了薏仁米保护价收购合同,农民不再怕种出的东西没有企业来收,没有了后顾之忧,种地的劲头也就更足了,实现了原材料生产、初级产品加工、初级产品贸易、精深产品研发及销售为一体的整个产业链条。

  正是由于加工企业的重组,改变了过去加工企业多、规模小、实力弱、发展慢、竞争无序的状况,实现了资源和市场的整合,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实力和市场竞争优势,薏仁米产业由此迅速崛起。

  薏仁米种植已经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薏仁产业也已成为当地超过烤烟的农业产业。

  兴仁种薏仁米早有历史,为什么现在才发展成产业?

  “在黔西南这样的喀斯特地区,让老百姓守住乡土没有科技扶贫是不行的,老百姓种地是产业里最低的一个层级,种了有人收,就不怕,现在当地完全是合作社制,是按订单种地,不怕种出来的东西没有人收。”有着十几年扶贫经验的民革中央社会服务部经济处处长魏国良一语道出其中的秘密。

又见炊烟升起

  农村是什么?有人说,是“老人、孩子、狗”。年轻人都到城里去打工,农村空心化已是不争的事实。

  通过商会推动以及龙头企业的带动,薏仁米在兴仁县已经是当地的支柱型产业,进入到从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从高能耗到低耗能、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的快速转型中来。回乡农民说,要是家门口能挣钱,谁愿意撇家舍业地出去打工?

  “一亩地的收成相当于种三亩苞谷,我种薏仁米的投入还比种苞谷低,你说我种还是不种。”这个农民叫张顺福,40岁左右,面色黢黑,一看就是长期在露天工作的人。

  你们现在薏仁米的价格怎么样?

  面对记者的提问,张顺福一一作答。“现在薏仁米的价格是一斤4.8元,一亩能出600斤,纯收入一亩地最少也有1800多元。”

  你种了多少亩?

  “我种了50多亩。土地是流转的,还雇了人,一天一结账。种薏仁米一年只一季,平常看护得也少,除了春种秋收以外,平时还可以出去打工。”

  当问到张顺福这两年有没有出去打工时,张顺福憨厚地笑了,“现在家里都很好,谁还愿意出去!”正如张顺福所言,他每年只薏仁米一项即可收入9万余元,不需要再到城市里求生存了。

  据资料显示,2013年薏仁米市场价格实现稳中上升,当年农民收获的薏仁米谷子价格,从最初的每公斤4元左右逐步上升,最高达到了10元以上,2014年薏仁米谷子市场价格平均达8元,种植农户得到了实惠,提高了种植薏仁米的积极性。2014年,兴仁薏仁米种植户5.25万户,种植面积达18万亩,年产量达6.75万吨、产值达5.4亿元,2015年,兴仁全县种植面积达24万亩并丰收在望。

  “在老百姓没种薏仁米之前,主要是种苞谷,我们这儿的土层特别薄,苞谷种不了几年,土就没了,只剩下石山了。人们都说,这石头年年都长,就是地没了。”

  “我们这儿也种烤烟,只是烤烟从育苗开始就要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在里面,还有平时的管护更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不是所有农民都能通过种植烤烟致富的,就是农民有了技术指导,土地的好坏也是一个制约的因素,另外,种烤烟的地也需要轮种给地力以休养。”

  一路下来,王梅不停地讲述着当地百姓为什么会对薏仁米情有独钟。

  的确,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要素,这个基本的要素若是不存在了,还怎么留得住乡愁,美丽乡村建设更是找不到着力的地方。

  而现在,从张顺福以及我们一路行来的散落在山里的村庄可以看到,让城里人兴奋的那种有着黑瓦的木制老房子已经越来越少了,多数是二层小楼,小楼的外墙还贴着瓷砖,院子里除了散养的鸡鸭,显眼的就是摩托车。

  这是一幅关于农村的新的描述:“老人、孩子、狗”+摩托车+……

  因为有了摩托车,一定就有年轻人;有了年轻人,农村就有了活动气儿!而孩子们也因为父母的归来而不再孤单。

  于是,田园上袅袅的炊烟又从远古向我们飘来,只不过那烟是从一栋栋楼房上飘起的,中间还夹杂着偶尔的突突的马达声和孩子们追逐嬉闹的笑声……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