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 酒泉市工商联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
酒泉市工商联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万企兴万村”行动的着力点来抓,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新途径,摸底子、结对子、强链子,多措并举,广泛动员各级商会组织和广大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酒泉行动,为助推全市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万企兴万村”酒泉行动启动实施以来,市县两级工商联共召开工作推进会及项目对接座谈会36场(次),深入乡镇开展专项调研41次,发动256个民营企业和商会组织结对帮扶290个行政村,共投入项目及帮扶资金2.98亿元,辐射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36293人,在乡村一级落实公益捐赠资金541.9万元。
一是加强宣传动员,统一思想“聚合力”。组织市属商会及会员企业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万企兴万村”启动大会精神、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工作会议精神,市县两级工商联分别成立了“万企兴万村”行动领导小组,建立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机制,市工商联牵头制定了《“万企兴万村”酒泉行动实施方案》,印发了《“万企兴万村”酒泉行动倡议书》,积极引导动员有条件、有能力、有意愿的民营企业多方式、多渠道参与“万企兴万村”酒泉行动,积极投身于乡村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
二是加强工作对接,牵线搭桥“结对子”。围绕“万企兴万村”如何找准切入点,组织商会和会员企业深入乡镇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乡镇村组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禀赋、劳动力、主导产业、集体经济发展等基本情况。从“需求侧”入手,聚焦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就业务工、捐资助学等领域,分门别类建立帮扶项目需求库。从“供给侧”入手,组织与农业产业项目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实地考察,召开村企座谈会,积极寻找村企合作同频共振的契合点,让民营企业与帮扶村“对上眼”,主动与乡村结帮扶对子。
三是加强示范引导,抓点带面“树典型”。按照“抓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切实加强“万企兴万村”行动示范点建设,每个县市区每年确定2-3个示范点作为培育重点,不断推广完善示范点乡村振兴的典型经验作法。建立村企融合、利益共享产业合作机制,适时召开“万企兴万村”行动推进会,开展观摩交流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实验项目体系认定工作,共推荐上报市级实验项目14个,县级实验项目40个。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力度,积极为助力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实施以来,市县两级工商联共上报相关信息稿件74篇,被《中华工商时报》等媒体采用25篇,被市委办采用1篇,向省工商联推荐上报“万企兴万村”行动典型案例6篇。
四是加强关爱服务,扶贫帮困“送温暖”。把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作为“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大力弘扬“义利兼顾、以义为先、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新光彩精神,深入实施酒泉市民营企业“百企帮百家”光彩行动。在相关部门、乡镇配合下,摸清了“三留一困”人员底数和实际情况,下发了《关于在“万企兴万村”行动中深入开展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和特困群众关爱服务行动倡义书》,积极动员各级商会组织和广大民营经济人士深入开展“爱洒桑榆”活动,为留守老人送温暖;深入开展“情暖巾帼”活动,不断提升农村留守妇女自主创业能力;深入开展“雨润春苗”活动,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深入开展“助学圆梦”活动,帮助贫困家庭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商会组织和民营企业共在农村乡镇开展“三留一困”关爱服务行动帮扶物资及资金达175.9万元,共有2435户、4792人受益,其中用于捐资助学的物资资金达99.2万元,受益学生达2855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