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地方工作>甘肃>工商联工作

甘肃:酒泉市多管齐下助推非公经济转型发展

发布时间:2015-09-06 信息来源:甘肃省工商联 字号:【

酒泉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上决策部署,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扶持政策、健全服务体系,非公经济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势头。今年上半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完成95.1亿元,增速4.2 %;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66036户,注册资金过千万元企业1614户,亿元以上企业108户,吸纳就业人员达到17.68万人。

一是持续激发非公经济发展活力。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有196户个体工商户成功转型升级为企业,私营企业发展达到10840户,同比增长34.31%。

二是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上半年,共落实到位支持非公经济发展的专项资金3221万元。市、县两级均设立了工业、旅游、文化、服务业发展资金,重点向扶持非公经济发展方面倾斜。市财政安排非公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及重大科技专项资金800万元,安排拨付创业促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资金500万元,市级小额担保贷款余额达到1.07亿元。

三是认真落实小微企业税收优惠。共为符合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和个体户减免税额7519.37万元。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范围,国地税部门共为5010户小微企业减免税额684.58万元。

四是逐步完善非公经济人才体系。全市共确定60家市属就业见习基地、337家县市区就业见习基地,累计选拔401名高校毕业生到见习企业实现了长期稳定就业,有效缓解了非公企业人才招聘困难的状况。今年上半年,累计投入资金24万元,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13期,培训非公企业人才1284人,开展技能鉴定458人;为158名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评定了专业技术职称,较好地为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提供人才服务和智力支持。

五是健全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研究制定了《酒泉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认定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7户。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创业工程,引导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向工业园区和创业基地集中,酒泉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孵化基地、玉门市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酒泉中豪中小企业创业园规划被省工信委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目前入驻3个省级创业基地企业147多家,吸纳就业人员4000多人,年实现销售收入4亿多元。

六是充分发挥创业平台支撑作用。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基地)的创建力度,加强与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紧密联系和合作交流,在酒泉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院地企科技合作对接会上,发布10大类40个技术需求项目,武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农科院、兰州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与大禹节水、敦煌种业、甘肃巨龙供销集团、西域特种新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项目14项。全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户,评出科学技术奖项目61项,申报专利398件。

七是着力解决非公经济融资难题。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非公经济发展的服务支持力度,切实加大对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的金融支持力度。1-5月新增贷款30.49亿元,全市各类非公经济主体融资余额386.37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63.3%,同比增速38.81%。大力发展民间借贷机构和投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截止6月底,全市小贷公司发展到51家,累计发放贷款9.55亿元,贷款余额16.88亿元;担保公司发展到26家,担保金额15亿元,互助联保性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商会1家。加强银企对接,在全市政银企项目推介会上,银企对接项目达到332项,签约金额181.93亿元。目前,全市已有2户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1户企业在上海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54家中小微企业在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交易,全市进入省级拟上市企业后备库企业11户,纳入市级上市后备管理的企业10家。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