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工商联“强化四动”努力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全国工商联组织工作会议召开后,福建省工商联高度重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多措并举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发展,成效明显。
福建省工商联坚持以推进商会改革发展和加强县级工商联建设为重点,推进工商联组织工作高质量发展,逐步实现工商联组织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从有限覆盖到全面有效覆盖。
一、强化高位推动,提升组织工作政治站位
2019年8月,省工商联专题向省委统战部部务会议汇报全国工商联组织工作会议精神,指出工商联组织建设不是工商联一家的事,而是全省统战系统的重大任务,要求工商联树立高远目标,在全国争一流、走前头。9月份,省工商联召开组织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全国工商联组织工作会议和省委统战部部务会议精神,交流学习各级工商联和所属商会经验做法,统一认识,传导压力,使各级工商联充分认清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时,部署全省工商联组织建设和所属商会改革发展具体工作,要求各级统战部门把工商联组织建设纳入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强化目标驱动,明确组织工作发展方向
10月份,出台《福建省工商联组织建设工作规划(2019-2022)》,明确到2022年,全国“五好”和全省“五好”县级工商联占比分别提高至80%和90%,全省工商联企业会员年均增长20%以上,会员总数超过30万。实施以“组织建立一批、吸纳增加一批、巩固壮大一批”为着力点的“三个一批”工程,即:组织新建一批以工商联为业务主管单位的商会,确保2021年底全省行业商会超过650家,镇街商会覆盖率达80%以上,分批次推动组建园区商会;吸纳一批商协会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工商联,按需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吸纳一批代表性强、影响面广、作用发挥好的异地商会和经济类行业商协会;巩固壮大一批,大力支持已建商会扩大会员覆盖面和覆盖率,力争逐步覆盖本级本领域50%以上的民营企业。
同时,省工商联配套制定《三年内全省行业商会每年增长15%任务分配表》和《四年内全省企业会员数每年增长20%任务分配表》,将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纳入《福建省设区市工商联工作评价办法》,并实行月报送所属商会数量制度,对工作进展较慢的地区进行专项指导。截至10月底,全省工商联所属商会1566家,同比增加110家。省工商联加快在全省支柱产业、民营经济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领域组建行业商会。今年组建了省军民融合企业商会、省应急设备商会、省物联网应用技术服务商会、省人工智能商会等8家行业商会,同比增长33%,增速创历史新高。
三、强化部门互动,实现异地商会归口管理
目前,在闽省级异地商会共50家,其中以省工商联为业务主管单位的13家,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省工商联的7家,与省工商联未建立工作联系的30家。为贯彻《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方案》中“省内异地商会统一归口工商联负责管理和指导”规定,省工商联与民政厅达成共识,由省工商联统一接收剩余30家省级异地商会作为所属商会,并要求新成立异地商会主动向省工商联申请作为业务主管单位。同时,为加强在闽异地商会团结,要求新成立地市级的异地商会,需要省级异地商会出函同意成立;所有地市级商会都应以团体会员身份加入省级商会;除个别特殊重点县以外,原则上不批准县级异地商会成立。
四、强化上下联动,确保组织工作有效覆盖
按照《省工商联领导联系地方工商联和所属商会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省工商联会领导以组织建设工作为重点加强对所联系设区市调研督促指导,深入了解各地落实组织工作会议情况,开展省级“四好”商会抽查工作,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同时,开展组建村级商会调研,推动泉州、厦门、福州等沿海地区借鉴福清市工商联在乡贤振兴促进会基础上组建村级商会的经验组建村级商会。各设区市工商联纷纷召开组织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工作任务和时间表,推动出台推进组建镇街商会文件,将镇街商会组建纳入乡镇(街道)党委统战工作重要考评内容。如南平市工商联组织开展实地观摩武夷山洋庄乡商会成立过程,召开组织建设工作暨镇街商会推进会,制定镇街商会成立标准化学习材料。目前,全省已增加92家镇街商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