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非公综述>企业家谈

增添动力 勇闯难关——民营企业家代表热议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20-05-25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全国两会召开间隙,部分民营企业家代表委员接受了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专访,就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到的经济发展目标、保市场主体、稳就业、纾困中小微企业、减税降费等举措谈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李湘平代表:在保能源安全中积极作为

  过去一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中,党中央、国务院见招拆招、主动作为,沉着应对各种复杂问题和不利局面,在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发展质量和效益继续提升,发展新动能快速增长,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三大攻坚战开局良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特别是在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艰苦斗争中,党中央英明决策,集结全国人民之力、之智,不但打赢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取得了国内抗疫的阶段性伟大胜利,更为世界抗疫赢得了宝贵的窗口期。这些成绩,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成绩实事求是、客观全面,部署工作思路清晰、措施有力,接地气、鼓士气,既暖心、又给力。

  面向未来,我会将工作核心放到“六稳”上来,任务重点放到“六保”上来,带领东明石化在保能源安全中积极作为,在保居民就业、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方面做出贡献。

  张近东代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通篇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提供了新指向、树立了新高度、增添了新动力,充分凸显了在跑好决胜全面小康“最后一公里”的过程中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报告》中,一揽子惠民助企政策的推出,一系列扩内需强市场举措的提出,对广大企业来说,无疑是重大利好,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家们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和经济发展的源泉,非常时期,尤其需要企业家精神的凸显。一方面,要通过持续的投资,走好既定的发展之路;另一方面,企业家在非常时期要有非常之举,要敢于创新求变寻求新机遇。今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是苏宁仍在持续的加大技术投入、业态布局、物流发展等智慧零售基础能力的建设,逆势推出三万人的招聘需求,并积极化危为机,以新基建为契机,进一步推动产业发展的提档升级。

  对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另一个感受则来自于国家对扩大内需的决心。内需正逐渐成为经济稳健增长的压舱石,围绕扩大内需,政府工作报告从消费、投资、城镇化、区域发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部署,进一步坚定了广大企业的发展信心,围绕扩大内需,作为企业,要重点从创新供给激活需求和降本增效放大需求上寻求突破。

  史贵禄代表:中小微企业是“六保”关键所在

  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9年的工作做了总结,对2020年的工作做了全面部署,令人感到非常振奋和激动。

  《报告》中提到了支持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一系列举措和优惠的政策,这对我国民营经济今后的健康持续发展增强了信心和动力。作为一名来自民营企业的代表,特别要按照总书记在陕考察期间提出的五项重要指示和要求,一定把企业搞好,为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做好“六稳”工作、完成“六保”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自新型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场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和私营个体户的影响特别大,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党中央在4月17日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六保”举措,最关键的就是就业,保住了就业,就是保住了民生,就是守住了底线。

  中小微企业能为我国解决大量的就业岗位,建议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和私营个体户的支持力度。

  魏立华代表:直面挑战闯过难关

  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特别是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同时明确了今年的工作总基调,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目标,《报告》让民营企业家在困难中坚定了信心,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报告》字里行间都是为企业讲话,为老百姓讲话,满载着政府对人民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其中,《报告》把“六稳”“六保”摆在重中之重的高度。疫情发生以来,君乐宝始终积极响应“六稳”和“六保”要求,抢抓市场机遇,加大项目建设,进行产品提档升级。今年前四个月,集团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1%,君乐宝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50%以上。

  正如《报告》所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但我们有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经济基础、巨大市场潜力、亿万人民勤劳智慧。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部署和《河北省奶业振兴规划纲要》要求,为中国奶业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汤亮代表:抓住科技创新,谋求新突破新发展

  由于疫情影响,全国两会“迟到”了,但是聆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我觉得《报告》中阐述的一系列应对疫后经济形势的政策措施,一点没有“迟到”,而是很及时,很到位,也很全面,全方位体现了党的十九大以来政府工作的连贯性、务实性、前瞻性,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了今年以来党中央一系列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

  虽然从篇幅上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是过去40年中最短的,但是“浓缩的都是精华”,它不仅回应了亿万人民对2020年这个特殊时刻的政府工作的期盼,也回应了疫情暴发以来全球舆论对中国下一步政策走向的关注。

  总体看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克强总理一贯的“思路清晰,干货多多,简洁明了,用数据说话”的风格。要说区别的话,就是今年的《报告》面对当前外部环境的风云变化,直面挑战,临危不惧,政治站位高,具有战略定力。我在现场聆听《报告》时,最深刻感受就是《报告》传递给了我们一股信心:面对种种艰难困苦,政府对实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目标和任务,既坚定不移,也胸有成竹,各项工作承上启下,推进有条不紊,对各级政府工作的指导性特别强。

  我在制造业打拼了20多年,作为一名企业家,我特别关心面对因疫情影响而导致的全球经济萎缩,国家对促进发展中国制造业的政策。我欣喜地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进一步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推进智能制造。政府工作报告的远见睿识,更坚定了我发展高端制造企业的信心。我们一定要在危局中看到机遇,抓住科技创新,谋求新突破新发展。

  徐冠巨代表:感到满满的关怀和温暖

  我认真学习了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觉特别深的是,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突出、针对性强、举措有力。这次《报告》对GDP没有提明确的要求,而是面对挑战,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我相信,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一定能够把疫情影响降低到最低,夺取“双胜利”。

  从总理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国家对我们企业是非常关心的。这次《报告》用了大量的篇幅部署全年的总体工作,在稳企业、保就业、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出台了一揽子实打实的减税降费、降本增效、金融支持等政策,增强新动力。《报告》都是为企业讲话,为老百姓讲话,让我感到满满的关怀和温暖。

  从浙江省内的情况来看,我对浙江经济充满信心。疫情以来,浙江的复工复产速度快、效率高,4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高出全国5.6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等一些指标都明显好于全国,保持了不错的成绩。

  我想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浙江省委省政府抗疫工作措施抓得早、政策下得准,以很快的部署、很严的要求落实中央部署,及时把复产的频道调整了过来。此外,浙江省委省政府对企业的服务特别贴近我们的需要,政策措施也都是为企业量身定做。

  我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大浙江企业一定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王填代表:政策力度超出预期

  参加两会之前,就很期望中央政府能够“放大招”。听完整个政府工作报告,感到政策力度超出预期。政府工作报告中,将非常多的笔墨放在稳就业、保民生,全是干货。尤其是减税降费方面的政策,比如继续执行下调增值税税率和企业养老保险费率等制度,前期出台6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等,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这是特别超预期的。

  对于企业来说,企业稳住了,就业就稳住了,正如《报告》里的那句话“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我还有三点建议:一是要实行更加积极的消费政策。在顶层设计的层面,要大力清理制约消费增长和消费升级的政策。二是对于脱贫攻坚,建议对水果、水产能够免税,扩大农产品免征的范围,减少交易性成本,加快农产品流通。三是中央政府的政策出台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执行时应尽量扩大“门框”,将政策落到实处,真正让企业能够休养生息、渡过难关。

  罗鹏代表:政策利好解民企后顾之忧

  在现场聆听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两个字:感动。

  《报告》里明确提出,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我们没有提目标,恰恰说明我们有自信。我们党和国家的政治优势和跟体制优势在这个时候得到了体现,彰显了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巨大的政治智慧。

  我们没有提具体的目标,不等于我们没有思考,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是今年开展各项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这些最接地气的政策告诉我们,要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报告》中的帮扶是实实在在的:一万亿元的财政赤字,一万亿元的抗疫特别国债全部直达市县基层,新增减费减税5000亿元,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在目前的世界经济大环境下,可能之前我们会想是不是要收缩,可是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政策利好之后,在别人退后的时候前进,那么可能也代表着我们的机会来了。

  《报告》里多次提出了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包括减税降费、金融支持等等一系列政策,这让我们特别有信心在这样的政策环境下安心发展,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敢往前冲。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