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非公综述>非公视点

中华工商时报:加快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5-27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4480亿元,进口1296亿元。跨境电商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新亮点,也成为我国外贸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统计显示,2023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2.38万亿元,增长15.6%,其中,出口1.83万亿元、增长19.6%,进口5483亿元、增长3.9%,占外贸进出口比重达5.7%。仅从上海浦东机场海关统计数据来看,有3家电商平台2023年出口申报量同比增长超10倍,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跨境电商是国际贸易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中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0万家,建设独立站已超20万个,出口涵盖从服饰鞋包、玩具家纺到电子数码、智能家居等产品。随着跨境电商蓬勃发展,加快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也成为当前行业重要发展方向。
  跨境电商形态创新是加快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近日召开的2024中国跨境电商生态创新峰会上,商务部研究院电商所发布了《“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当前“跨境电商+产业带”成为外贸主要形态之一,即一些跨境电商平台正通过数字化手段,帮助产业带拓展新增长极,推动高质量出海。“跨境电商+产业带”是跨境电商的创新升级,也是加快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促进企业高质量出海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各大跨境电商平台开始加大与产业带合作。2023年9月,跨境电商平台希音就曾宣布推出全国500城产业带出海计划,三年内将深入全国500城产业带,把产业带与数字贸易和数字化柔性供应链贯通,提供从生产端到市场销售、再到品牌成长的一体化赋能,帮助产业带拓展全球市场并获得品牌提升。
  如今,各地积极打造跨境电商特色产业带,已形成多种类型的“跨境电商+产业带”。特别是传统外贸产业带依托跨境电商渠道和数字化服务工具积极转型,如以柔性供应链为支撑,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走上品牌国际化之路;或铺货商家借助跨境电商平台打造自有品牌,开拓外贸出海之路。
  “跨境电商+产业带”无疑将助力更多工厂型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以江苏苏纺集团为例,近年来其立足产业链大力发展跨境新业态,今年1至4月,跨境电商出口货物贸易销售2828.58万美元,同比增长113%,占进出口总额的39.29%。苏纺集团所有展品均通过“苏豪通系统”或自建独立站同步展示,共接待境内外采购商1200余人次,累计意向成交超千万美元;除了自身转型,该公司也帮助大量工业品制造企业和外贸企业转型跨境电商。目前,苏豪通系统已服务70余家企业一站式合规出海,累计出口1.5亿美元左右。
  《“跨境电商+产业带”高质量发展报告》提出,“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制约因素是由跨境电商和产业带两端因素共同组成,主要表现为,产业带企业技术研发投入相对不足、跨境电商知识产权保护和打击售假存在难点、产业链协同性较弱与跨境电商产业服务生态不足并存、制造业和跨境电商都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笔者认为,加快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从长远来看,需加强产业整体协同、技术研发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人才培育等,短期看亟待完善跨境电商的配套服务与政策引导等。截至2023年,中国海外仓已经超过1800个,我国银行可为境内跨境电商经营者提供全链条全周期服务。当然跨境电商综试区的建设为推动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5年起,商务部先后设立了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目前跨境电商综试区内企业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超过95%。商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商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继续扎实推进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加快构建适应跨境电商发展需要的产业链和生态圈,促进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
       另外,加快推动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培育。据商务部消息,今年中国将培训跨境电商人才10万人次。的确,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行业目前人才缺口依然较大,特别是跨境电商人才更为缺乏,中国品牌出海需要更多的跨境主播作为代言人,而优秀的代言人则需要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语言、文化、消费理念等方面的差异。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