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非公综述>非公动态

甘肃:兰州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振翅欲飞”

发布时间:2021-09-07 信息来源:甘肃省工商联 字号:【

  继启动建设兰州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后,新区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近日召开的兰州新区党工委(扩大)会议提出,新区将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发展航空产业、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标志着兰州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迈出了关键一步。

  一、抢抓机场扩建工程机遇

  初秋时节,新区处处涌动着蓬勃生机和澎湃动力。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项目现场,车辆穿梭、塔吊旋转,一派繁忙景象。随着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加速实施,为兰州新区发展航空产业和临空经济创造了非常好的契机和难得的机遇。

  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是西北地区枢纽机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和对外开放的一类航空口岸,现已通航城市116个,执飞国内客运航线216条,国际货运航线16条,运营航空公司39家,建立了以兰州为中心,覆盖全国,辐射东南亚、南亚,连接中欧的客货航线网络,并成功获批第五航权。

  同时,兰州新区在战略地位、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等方面也具备建设临空经济示范区的比较优势。兰州新区拥有国际航空港、铁路、高速公路,是通往中西亚、南亚、欧洲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重要门户,对内可辐射我省及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四川、内蒙古六省区,对外可辐射中西亚、南亚、欧洲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区位优势显著。

  此外,新区已形成十大产业全链循环发展的态势,建成“区—港—口岸—通道”立体化开放平台,口岸、通道、临空三维一体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粮食、肉类、冰鲜、种苗等六大指定监管场地及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有色金属交割库、保税仓储、金融仓储等专业物流园运营,发展临空经济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

  二、构建“空中丝绸之路”

  基于航空运输的临空经济,利用机场本身的航线网络、人流和物流,形成高端产业集聚,并给腹地经济带来资金、技术、管理和政策等资源要素,形成区域发展的新增长极,并利用增长极的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扩散效应,促进和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充分借助兰州至东盟“空中贸易走廊”这一纽带,积极拓展与东盟、南亚等国的经贸往来,开辟新通道、打通新航线,做大口岸经济,积极打造“空中贸易走廊”,做大做强通道物流和枢纽经济。1月18日,兰州新区与澜湄航空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主要围绕开辟运营国际货运航线、拓展航空教育产业、推动“航空+文旅”产业发展,以及依托综合保税区开展航空保税租赁、航材进口、航材维修、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展开合作,促进综合保税区引进新业态、实现新发展,为新区航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新区高度重视航空产业发展,先后联合甘肃省民航机场集团开通国际货运航线12条,稳定运营国内货运航线2条。2020年,新区与澜湄航空集团、省民航机场集团展开合作,推动“兰州=金边=拉合尔”国际货运航线实现每周一班常态化执飞,引导甘肃制造走向东南亚、南亚市场,拓展了国际经贸往来,深化了区域经济合作,为兰州新区申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构建“空中丝绸之路”夯实了基础。

  三、临空经济示范区蓝图出现

  近期,兰州新区启动了临空经济示范区前期工作,并勾画了临空经济示范区发展的初步思路。兰州新区谋划提出了“一港两环四区”的总体布局,“一港”为中川国际空港,包括中川国际机场总体规划区和综合保税区,旨在打造临空经济集聚展示窗口。“两环”为机场服务环和城市发展环,机场服务环是服务机场客货集散的快捷通道和经济纽带;城市发展环依托新区东西南北方向的绕城快速通道,串联示范区各功能板块,形成促进沿线板块协同互动、融合发展的城市发展圈。“四区”分别为临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生态智慧人文空港新城区、临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绿色低碳发展区。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空中丝绸之路”,畅通“空中贸易通道”,积极构建沟通内外、东西联动的航空网络体系,重点打造国际航空枢纽、通用支线业务、航空服务、航空培训四大业务板块。通过发展航空四大业务板块,促进兰州产业聚集升级,形成“4+7+6”开放型临空产业体系。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兰州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整体起势、加速成势的关键之年。临空经济示范区将成为有效带动我省乃至西北地区开放型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引领西北地区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