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独角兽企业业绩稳定增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各个行业带来深远影响。但近日一项报告显示,独角兽企业总体仍然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更有不少企业表示疫情还蕴含积极因素。
“得益于中国领跑全球经济复苏的宏观环境,代表新经济发展的独角兽企业在疫情期间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与生机。后疫情时代,市场环境更为复杂多变,企业需要开启提质增效的‘重启’‘重塑’和‘重振’之旅,进一步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增强危机应对和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增强企业韧性和敏捷性并实现持续增长。”普华永道中国科创与民营企业服务联合主管合伙人黄佳分析道。
普华永道发布的这份《中国独角兽CEO调研2020》报告显示,调研发现仅有38%的独角兽企业认为疫情带来重大影响。在将疫情视为重大或中度影响的企业中,有51%的企业认为其积极影响大于负面影响。从营收增速来看,大部分受访企业十分乐观,估计2020年营收增速50%以上的受访企业占比高达57%,且预计2021年营收增速50%以上的受访企业比例高达74%。
我国经济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56%的受访企业认为这会对公司未来1-3年带来中度到重大影响。从资本市场而言,得益于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提速,并考虑到美股上市政策的不确定影响,计划在境内上市的受访企业占比从2019年43%上升至2020年59%。此外,受疫情叠加国际形势影响,独角兽企业出海节奏有所放缓。表示暂缓或尚未有海外拓展计划的企业比例从2019年25%上升至2020年59%,亚太地区继续蝉联独角兽海外拓展的首选。
普华永道全球TMT行业主管合伙人周伟然表示:“‘双循环’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中长期战略,中国广阔的内需市场将继续激发创新潜力,为独角兽企业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同时,疫情给企业一个重新思考出海战略、布局资源和市场的机遇。随着RCEP和中欧投资协定尘埃落定,将为区域内创新型企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中国独角兽的国际化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科技创新方面,技术依然是所有独角兽企业关注的重中之重,约58%的受访企业将“技术”视为核心竞争优势,遥遥领先位居第二的“商业模式”。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国家密集部署新基建规划,为中国独角兽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68%的受访企业表示新基建发展规划将有利于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
普华永道中国科创与民营企业服务联合主管合伙人黄翰勋表示:“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高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十四五’期间,对科技研发投入和支持将显著提升,更多硬科技明星独角兽将会脱颖而出。独角兽企业应更加积极引领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智能制造,致力于提升员工数字化技能,增强网络安全、数据隐私保护和数字信任,推动数字中国建设。”
从独角兽企业的战略来看,在疫情的助推下,独角兽企业的重心由过去的获取流量和提升估值,开始转向实现盈利、成本控制和业绩提升,更为专注于企业长期经营。普华永道中国TMT行业主管合伙人高建斌分析道:“企业的成功取决于战略的准确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而内控和制度,卓越运营、细化管理则是企业长期健康运行的保障。”普华永道中国创智中心合伙人郭誉清表示,“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借助资本市场改革的红利,中国市场将会涌现出更多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巨头。无论科技,还是商业模式,相信中国独角兽企业都有无限潜能,在为中国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的同时,也为世界带来更多中国经验与智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