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面临新挑战 专家表示监管和安全体系要与时俱进应跟上数字经济发展的特征和步调
一个有韧性的金融体系对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大国金融安全对于全球金融体系稳定更是至关重要。数字化浪潮冲击下,金融安全面临哪些新挑战,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国金融体系韧性,并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近日在京举办的以“新金融、新基建、新安全”为主题的2020北京国际金融安全论坛上,或许能找到答案。
数字金融下的新挑战
数字经济发展与个人信息保护、金融科技创新和监管之间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全球逐步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经济潮流势不可挡,金融科技创新层出不穷,但带来的一系列挑战也不容忽视。
“央行在金融科技发展规划里面,不管是从意义方面,还是发展目标方面,都提出了金融安全的重要性。数字金融时代面临很多安全挑战跟以前是不太一样。”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在论坛上表示。
对于潜在金融风险,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副院长李欲晓谈道,金融业和科技加速融合的过程当中,新业务、新技术大量涌现,新型安全风险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或持续增长,叠加业务的多样性、复合性、广覆盖性,将导致金融安全风险敞口加大,不仅可能会威胁用户利益,也可能给金融企业带来损失。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认为,数字技术的应用没有改变金融本质和功能属性,金融风险也不会因为数字技术的应用而凭空消失。他分析道,随着购物、支付、理财等网络活动渗透率不断提升,一些从业机构积累了海量客户行为数据和交易数据,但其数据保护意识、内部管理水平和网络攻击防范能力存在不足,从而也会增加数据集中之后泄露的风险。同时,由于网络数据复制的低成本和低门槛,以及数据二次利用和传递的隐蔽性,从业机构过度采集数据、非法交易数据、一次授权重复用数的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都会给金融行业的声誉和消费者信任带来很大冲击。
另外,在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看来,数字经济带来的挑战主要表现为:一是很多新产品游离在传统监管之外;二是安全问题,数字经济下,一些技术掌握者透过网络侵犯他人隐私,个人安全、企业安全都可能受到影响;三是不当竞争问题,数字经济发展非常可能形成赢者通吃局面,这种情况下,反垄断尤为重要。
筑牢安全屏障防范风险外溢
疫情之下,金融科技为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发展普惠金融、应对疫情等发挥了正面作用。但与此同时,金融科技跨界化、去中介、分布式、智能化的特点,引发了金融风险形式的新变化,为现实金融安全带来了新挑战。因此,筑牢金融安全屏障,防范金融风险外溢,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显得更为重要。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表示,金融机构在借助外力推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与技术提供方的合作日益紧密。科技公司为更好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依托场景、数据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金融领域渗透。随着机构、账户、数据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性不断增强,金融与科技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在推进合作的过程中,风险疆界需要更加重视和明确。
“从业机构作为金融安全防火墙的第一线,应该积极履行金融安全责任。”李东荣建议,从业机构应该坚定不移地走安全发展之路,把金融安全放在更加重要和优先的位置上,在做好全面风险管理和安全保障的前提下,稳妥审慎地推进金融科技创新。同时,应该通过建立试错容错机制,完善风险补偿措施,申请纳入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等方式,促进安全和发展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同样的,李扬表示,数字经济潮流势不可当,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新的风险,监管和安全体系要与时俱进,跟上数字经济发展的特征和步调。
对于金融创新和监管之间的关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强调,所有金融交易都要监管,数字金融也不能例外。黄益平以现金贷、P2P为例指出,这些金融模式不是商业可持续的金融模式。监管要实现对金融交易的全覆盖,否则上述类似问题会越来越多。
打造金融安全产业云生态
对于数字金融如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陆书春认为,首先,始终要把服务实体经济和人民群众作为金融科技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金融安全作为金融科技创新不可逾越的红线;其次,进一步深化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的应用,有序拓展应用的机构、业务和技术覆盖范围,将更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领域的金融科技创新纳入测试范围。在现有金融标准体系框架下,继续丰富消费者权益保护、金融安全、风险防范等标准规则的供给,加快布局5G互联网等前沿技术相关标准研制,为金融科技创新活动明确边界,划定跑道。
与此同时,发力金融新基建同样有助于保障金融安全,服务实体经济。据北京市房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郭延红介绍,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是在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建设的,也是房山金融产业的重要支撑。成立五年来,该园区已入驻企业达到600多家,累计税收总额超过10亿元。
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负责人表示,产业园还为企业提供了“金融安全服务包”,通过金融资产风控大数据平台、供应链金融服务平台、金融安全集成服务平台,为产业金融提供完备服务工具箱和百宝囊,保障金融科技平台资产安全体系建立的同时,注入优质的科技成果和手段,从而进一步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园区的基础建设逐步由物理边界外延至云端,在云端搭建企业一站式服务体系,陪伴每一个企业成长发展。
从论坛上获悉,北京金融安全产业园还将通过打造金融安全协会、金融安全研究院等载体,将服务监管由准入型检测认证升级为常态化监控的集成金融风险监测平台及风险大数据平台,实现园区科技企业助力监管的良性结合。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