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泰安创建法治政府 市场主体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今年以来,山东省泰安市以创建法治政府建设为主线,创新工作载体,改进工作方法,着力打造“法治泰安·国泰民安”的法治城市品牌,法治营商环境取得明显进展,市场主体的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升。
以法治政府创建,打造柔性执法“泰安标尺”。今年7月,山东省泰安市南湖大街“宋氏缘手工水饺城”的宋老板收到市城市管理局对其下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原因是从事有油烟的餐饮服务过程中未安装油烟净化设施,罚款金额为5000元。宋某虽然不情愿,但是态度诚恳,积极整改,让他没想到的是,市城市管理局根据发布的“免罚清单”,认为该案件符合不罚情形,最终决定终止该案件继续执行,免去了宋某的罚款。
今年以来,泰安市先后部署公安、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25个行政执法领域,267项违法行为事项实施“不罚清单”制度。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等3个行政执法领域的19项违法行为实施“轻罚清单”,打造柔性执法“泰安标尺”新刻度,受益市场主体达290余家,为保障企业健康发展,规范企业执法新形态,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以法治政府创建,推动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泰安市着力提升服务企业保障能力。先后在市行政审批中心设立“律师法律援助”窗口及“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窗口,建立“泰安市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微信群”“全市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法律顾问团”,为全市上市公司与律师团队建立沟通对接机制,组建4个法律服务团队,组织实地走访企业300余家,利用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为150余家企业进行“法治体检”,帮助企业找准风险隐患,解决影响经营发展的法律问题。
同时,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引导13家律师事务所参与“僵尸企业”破产、重组,依托债权人代理人、破产案件管理人等身份,为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等问题提供近15件解决方案。
创新“互联网+政务服务”新型工作模式,通过授权合作形式开展不动产登记与公证业务联办,群众满意率100%。
以法治政府创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泰安市持续优化法治化生态环境,在全省创新增设法治型干部队伍建设协调小组,并研究制定《泰安市法治型干部队伍建设暂行规定》,创新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法治型干部队伍建设协调小组统筹推进、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机制。为驻泰12名“高精尖缺”人才院士每人配备1名“法律保姆”,实施24小时不间断服务。“法律保姆”除为其提供日常工作的10余项服务外,还担当个人领域的法律顾问,实现“全称陪跑”。完善“接诉即办”机制,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压缩办理时限,强化考核奖惩,着力提升“接诉即办”时效,截至目前,12345热线平台受理“接诉即办”工单按期回复率100%、群众满意率100%。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