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苏州服务”,推进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在全国城市营商环境的排名让我们很受鼓舞,对标国内先进的城市,苏州还有差距,我们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进一步改进。”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洪宗明在2020中国(温州)新时代“两个健康”论坛上发言表示。在2020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中,苏州城市政务环境、创新环境受到企业高度认可,营商环境城市排名位居全国第三。
苏州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加快发展,助推民营经济总量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0年9月底,全市拥有私营企业67.9万户,同比增长6.3%,占全市企业总户数的90.5%。其中,有3家企业跻身《财富》世界500强,26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8家企业入围“2020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
此外,今年1至9月,苏州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8.7万户,同比增长66.5%;累计总数达228万户,位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全市新增上市公司23家,累计175家,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五位;科创板上市公司18家,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
苏州是如何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论坛上,洪宗明介绍了苏州营商环境的新举措、新亮点。
首先,苏州坚持把法治诚信打造成为营商环境最硬内核,持续推进“法治苏州”“诚信苏州”建设,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环境。一是竭力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服务,创新发布《苏州市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指标体系》,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另外,苏州开展“法律服务进园区”等无偿法治体检,走访服务中小微企业。二是竭力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利益,司法机关着力推动商事案件、破产案件繁简分流、繁案精审,不断优化办案效率,提升合同执行质效,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
“我们对标国际先进、国内一流,创新政务服务理念,全方位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努力实现让企业办事花最少的时间、跑最少的路、交最少的材料、找最少的部门。”洪宗明说。此外,苏州精准对接市场主体需求动态,优化各类生产要素和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为企业提供完备、高效的全周期创业创新服务链。
为企业开辟大有作为的广阔空间,向全球首发推介了“开放创新合作热力图”;为企业引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主动对接中小企业,搭建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为2.4万家企业解决融资7500多亿元。在用电用水用气报装上,苏州竭力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其中针对小微企业特别推出“今天申请,明天用电”的低压用电极简报装服务。
据洪宗明介绍,苏州建立民营企业家月度沙龙、微信群联系、信息直报等三项机制,目前,全市已举办民营企业家沙龙119期,1840多位企业家共提出建议1830余条,办结率近97%;编报信息直报122期,反映诉求1060余条,办理满意率98%。
值得关注的是,苏州持续推进“百行进万企”活动,建立了40余个专业化的金融服务顾问团队,开展对外贸、小微、三农、无贷及首贷等企业的“面对面”金融服务活动,增强企业投资的引力。“我们要全力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不断增强企业的舒心感和获得感,坚定持续发展的信心。”洪宗明指出,苏州努力做优做好“12345”企业服务专线,提供24小时“不断档”的咨询投诉服务。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思想再解放、开放再出发、目标再攀高,加快推进营商环境高质量发展。”洪宗明展望,苏州将坚定“率先、领先,争第一、创唯一”理念,巩固成效、奋力追赶,全力做好“苏州服务”,让企业和投资者在苏州投资放心、发展安心、干事顺心、创业开心、生活舒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