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渐成我国就业新引擎
早上10点后出门,直到深夜回家,这是聂明学的日常生活。55岁的聂明学生活在贵州省贵阳市,他曾经做过教师,现在是一名闪送员。他最多一天接过30多单,现在跑单总里程接近6万公里。根据闪送平台的统计数据,像聂明学一样的闪送员,在贵州省已超过3万人。而在中国200多座城市,目前闪送员数量突破90万人。其中,来自贫困地区的闪送员总量占到近三分之一。“以前主要是送文件、公章、钥匙,现在送蛋糕、鲜花,排队取号的单子也不少。”55岁的聂明学戴着口罩、头盔,站在最近才换的电动车旁说,从业两年来,凭借吃苦耐劳,还有路线熟悉、车技好,自己一直是当地的“接单王”,平均月收入在1万元左右。
7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发布《阿里巴巴全生态就业体系与就业质量研究报告》。《报告》测算,2019年阿里巴巴经济生态共蕴含就业机会6901万个,蓬勃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就业新引擎,新业态催生新职业,新技术带来新增量。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3个部委发布《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把支持线上线下融合的新业态新模式作为经济转型和促进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打破传统惯性思维。从问题出发深化改革、加强制度供给,更有效发挥数字化创新对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的带动作用,推动“互联网+”和大数据、平台经济等迈向新阶段。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创造新的需求,培育新的就业形态,带动多元投资,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意见》提出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推动形成高质量的生活服务要素供给新体系,鼓励共享出行、餐饮外卖、团购、在线购药、共享住宿、文化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生活消费新方式,培育线上高端品牌。
国家发改委、交通部等13个部委联合印发的《意见》,为共享经济新业态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以共享出行的典型代表滴滴出行为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暴发,滴滴作为“互联网+”平台经济的代表,表现出了更加灵活的调配空间和应有的企业担当,其中仅滴滴武汉医护车队和社区车队就有1600多名司机师傅提供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应急保障服务。5月底,滴滴还加入了全国工商联、湖北省人民政府等主办的“知名民企湖北行”活动,今年在湖北省将提供网约车司机、两轮车运维等8000个灵活就业岗位,此外还将新增技术、行政、运营和数据分析等工作岗位,帮助当地稳定就业,恢复经济。
近年来,随着作为与出行联系紧密的新技术的发展,自动驾驶被业界寄予厚望,有网友提出“司机或被自动驾驶取代”的担忧,滴滴出行创始人兼CEO程维对此回应称:“司机有温度的服务并不会因新技术出现而消失,自动驾驶也会给网约车司机创造新的职业和岗位。”目前,滴滴平台上有1166万网约车司机、近18万代驾师傅、6000名两轮车运维师傅。围绕生态有3000多家汽车租赁公司,产业链上下游拉动600余万相关就业,总共带动1826万个就业机会。
今年3月,滴滴在21个城市上线跑腿业务,创造了更多的灵活就业机会。当时滴滴方面介绍,首批滴滴跑腿员由滴滴代驾司机担任,代驾司机日常骑行电动车接单,符合条件的代驾司机经过培训之后可以尽快提供跑腿服务,目前报名的代驾司机已逾1万名。未来将扩大跑腿服务的城市范围,并面向网约车司机以及社会招募跑腿员。6月16日,滴滴货运宣布将于6月23日在成都和杭州开始首批运营。同日,聚名网报道了滴滴在成都上线了一项名为“橙心优选”的社区电商业务,主打低于市场价的限时秒杀产品,其产品涵盖了生鲜水果、食品饮料、厨房用品,这标志着滴滴的触角又伸向了电商领域,有8000多名司机获得首批上线服务的资格,未来这两个业务还会提供更多灵活就业机会。
另外,滴滴表示,为退役军人、贫困地区群众以及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湖北地区群众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会,是滴滴长期持续的政策。今年,滴滴与退役军人事务部签署了就业合作协议,为退役军人提供超过1.5万个就业机会,包括豪华车司机、专车司机等。
近年来,数字经济新业态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居家就业、自主创业机会,已成为劳动者特别是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的重要渠道。
今年5月,滴滴还参与了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主办的“数字平台经济促就业助脱贫行动”。该行动从5月下旬持续到9月底,服务对象包括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和农民工,目标是为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易地扶贫搬迁万人安置区的贫困居民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就业实现脱贫;同时滴滴为有需求的贫困县捐赠共享单车,运营收入用于在当地设置公益岗位,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群就业。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