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跑快递行业 一季度营收增幅近40% 顺丰控股究竟赚不赚钱?
在近日快递股持续受到二级市场追捧的情况下,顺丰控股一度以50%的涨幅领跑市场。其一季度营收335.41亿元,远超“三通一达”快递企业营收之和,成为今年一季度中唯一一家营收增速同比正增长的企业,增幅近40%。在净利润方面,一季度虽有下滑,但仍以8.34亿元成为五家快递公司当中2020年一季度“最赚钱”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顺丰控股主营业务为综合性快递物流服务,其定位于中高端产品,借助直营模式、“天网+地网+信息网”三网合一网络资源、以及强大的科技实力,目前居于国内快递行业龙头地位。
顺丰控股于近日披露了2020年5月快递服务及供应链业务经营数据。速运物流业务实现营收114.54亿元,同比增长41.46%,业务量为6.36亿票,同比大增83.82%。但单票收入为18.01元,同比下降23.03%;供应链业务实现营收5.4亿元,同比增加28.27%。对于速运物流及供应链业务营收的增长,顺丰控股称主要受益于时效产品、特惠专配产品及其他新业务较高的增速。
从2015年至今,顺丰控股近几年营收增速波动相对平缓,但归母净利润增速波动较大。2015年-2016年,归母净利润由11亿元暴涨至41.8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79.55%;而2016年-2019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正有负。
对此,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尹祥淼分析,在2015年-2016年,顺丰控股以“中高端”产品定位,主动拓展市场边界、布局新业务,其中,国际快递业务营收同比暴涨309%;重货运输业务营收同比大增96.23%,于是这一时间段的归母净利润主要表现为暴涨;而到了2016年-2019年,“中高端”产品定位没有根本性改变,在此基础上向精准化调整,产品的形态趋于丰富,顺丰控股不断根据客户需求动态调整产品策略,及时应对市场变化,所以此时间段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较为稳定,未出现暴涨情况。
“‘三费’占同期营收比例由2015年的16.99%下降至2016年的13.3%,同比下降3.69个百分点,成本费用的巨变是这一时期归母净利润暴涨的重要因素。”北京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研究员李朝霞分析,在2015年-2016年,成本费用控制能力优化,“三费”合计减少5.26亿元(销售费用减少8.03亿元、管理费用增加2.57亿元、财务费用增加0.2亿元);而2016年-2019年,顺丰的传统业务稳健增长,新业务强劲发展。(新业务如:快运、冷运、同城急送、供应链、国际等)但考虑到新业务在拓展的前期需要投入较多人力资源、经济资源,规模效应的实现需要一定的时间积淀,于是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归母净利润的波动。
从财报数据看,顺丰控股近几年的毛利润、归母净利润均为正值,毫无疑问是盈利的。
但传统快递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在揽件、分拣、转运、投递等各个操作环节均有较大的人工需求。若未来快递企业不能获得足够的业务量或无法有效地管控成本投入,将可能对未来的业绩增长带来一定压力。随着快递行业的发展,顺丰控股的中高端市场总会有走向饱和的时候,顺丰控股是否有长期盈利的趋势?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电商业务不断发展、快递单量的释放,切入电商业务的顺丰控股也将直接受益;另外,顺丰控股的航空枢纽也将从59架运输飞机增加至100架,由此带来经营的“护城河”。未来,顺丰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提升,业务结构也会进一步优化。
李朝霞认为,顺丰控股有长期盈利的趋势。顺丰控股为确保甚至拓宽盈利空间,在定位于中高端的同时,也在向下沉市场渗透。
顺丰控股曾于2018年斥资17亿元收购新邦71%股份,以“顺心”为全新品牌运营新邦原有业务,计划两年内覆盖网点12000个,实现乡镇全覆盖;今年2月27日,顺丰也制定了农村末端网络运营方案,加密下沉农村末端服务网络,截至2020年5月1日,全国乡镇覆盖数量达41463个,乡镇覆盖率为83.1%。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