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民企打响市场保卫战 练内功 快转型 促消费
今年的这场新冠疫情来势凶猛,各行各业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广东民企也不例外。
面对重重困难,广东民企主动求新求变,化危为机、危中寻机,上演了一个个民企自救、化解危机的故事。一场保就业、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战役”悄然打响……
创新谋出路
长隆集团于1月24日实施闭园,在长达近4个月的停业中,收益全无,但园区内动物和海洋生物的养护、设备维护、人员工资都是极大的开销。即使遇到这样前所未有的疫情冲击,长隆也没有停下创新的步伐。
广东省工商联主席、长隆集团董事长苏志刚说,在今年闭园期间,长隆认真谋划部署三个度假区未来发展的方案。投资对欢乐世界、水上乐园等公园进行了新的建设和改造,设计新的游乐产品、引进世界上最好的巡游设施,筹划打造广州世界嘉年华等新节目。“我们追求最好的品质、最安全的游乐,真正让游客感到安全快乐,真正让市场接受,从而带动旅游发展,促进消费”。苏志刚如是道。
水产行业同样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压力,酒楼餐馆停业、加工厂停工停产,养殖的鱼虾找不到销路,鱼苗、虾苗无法及时投放,交通隔断,原料供应不上,饲料运送不出,各种不利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整个行业举步维艰。
如何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广东恒兴集团有几步“关键棋”: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的同时,针对疫情防控要求和消费者的实际,积极开拓网上销售、社区配送等新的销售渠道,通过联合几百名社区团团长,短短几天内便将恒兴产品推广至湛江乃至粤西地区的每一个社区。
疫情期间,恒兴还及时反思企业经营尤其是在应急事件事件处置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短板,梳理业务流程,调整组织架构,完善管理机制,夯实企业管理基础。
“我们相信,只要练好内功,关注客户需求,做好产品和服务,保障食品安全和常态化供应,恒兴一定能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实现健康发展。”广东省总商会名誉会长、恒兴集团董事长陈丹表示。
在擅长的领域寻找新机会
“我们公司积极应对疫情冲击,努力化危为机,企业受影响不大。”深圳市心里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国远介绍,疫情期间,企业主动保持业务联系的畅通,通过网络、电话等形式,与项目方开展深入有效的对接,复工至今已累计签订销售订单达十几亿元。
心里程主动化危为机,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找新的业务机会。针对校园抗疫需求,以最快的速度组织团队加班加点研发出《心里程智慧健康整体解决方案》,借助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对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师生健康动态监测、风险预警与数据分析等,帮助校园实现全方位动态管理师生健康状况。
面对疫情,总部位于佛山的蒙娜丽莎集团一季度在广西藤县一次性投入4条绿色生产线,约9万平方米。蒙娜丽莎集团总裁萧礼标说,这几组生产线,在规划建设之初,就以艺术、绿色、智能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指引,在厂房规划、设备选型、工艺布局等方面,都是按找国际最先进水平建设。
在营销方面,蒙娜丽莎集团在今年春季发起面向全国多个省份、市区、县镇展开招商计划,全面细化三四级市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渠道下沉”。同时,也帮助经销商在各大卖场拿下更优质的门店,实现销售链的互利共赢。
为“六稳”“六保”出了一份力
中顺洁柔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生活用纸A股上市第一股,拥有“洁柔”和“太阳”两大品牌。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取得了逆势增长,中顺洁柔总经理邓冠彪给出了几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企业销售额超16.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46%;净利润超1.8亿元,同比增长48.67%;用工人数6571人,同比增长13.7%。
对于逆势增长原因,邓冠彪表示,“稳定员工队伍,提振发展信心是关键。”疫情出现后,中顺洁柔着力保障全体员工的安全,做好员工的关怀工作,多做岗前培训,稳定员工队伍,坚定信心与企业共克时艰。疫情趋于稳定后,有序恢复各部门正常运作,通过居家办公、线上办公等模式,使整个公司很快恢复到正常办公状态。在过去的三个月,因扩大产能,公司还新招聘了600多名员工,为做好“六稳”“六保”出了一份力。
疫情使终端消费渠道和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此外,该公司营销团队抓住线上平台销售、粉丝群营销、社区营销、企事业单位团购、生鲜区收银台的抢占,开拓操作O2O(KA+),推动门店抢占式补货、乡镇扫荡式车铺车销。同时,抢抓海外市场短期对卫生清洁用品需求提高的机遇,全力开源,积极开发出口新市场,开拓外贸出口业务,取得了较好的业绩。
受疫情影响,塑化产业链存在原料紧缺、价格波动大等影响,复工复产受到明显的冲击。东莞市盟大塑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实说,通过旗下大易有塑产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产业供应链对接平台,打造线上采购、分销流通模式,为中小企业提供原材料匹配、防护物资采购、销售和物流资源对接等服务。疫情发生以来,平台新增在线交易额220亿元,通过复工复产平台推动服务企业用户3.23万家,有效帮助了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