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非公企业维权中心打造营商品牌
吉安市积极推进依法解除江西鸿昌置业有限公司超标的额查封问题;赣州市专题协调,妥善解决正邦集团的拆迁补偿诉求;抚州市引导鑫宸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仲裁、协商、司法程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南昌市分类施策、不搞环保“一刀切”,帮助洪都消防设备有限公司破解环保难题······这一次次维权,记录着江西省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运行两年来的不俗业绩。
2018年5月,江西省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成立(以下简称“中心”),中心由江西省委统战部牵头协调,江西省工商联具体实施。两年来,中心积极作为,赢得了省委省政府和广大非公有制企业的点赞。截至目前,中心通过5种受理渠道累计接到非公企业诉求反映1672次,其中,实质性维权诉求356件。中心对356件企业诉求进行甄别分析,向各设区市、省直承办单位分办112件(已办结71件)、向省政法各单位移交涉法涉诉诉求81件(办结48件)、提请省检察院研判25件,中心自办117件,提请全国工商联和外省工商联协助办理6件。江西省委书记刘奇在4期维权工作专报上作了批示,省长易炼红连续批示4次,充分肯定了中心的工作成绩。真招实效的维权服务,成了江西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亮丽品牌。
提及中心的成立和运行,江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李青华告诉记者,这既得益于统战部、工商联的主动谋事,更得益于江西为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而来的高位推动。2018年以来,江西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关于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激发优秀企业家精神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做好企业维权工作提出了具体而翔实的要求。江西省委、省政府要求工商联建立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平台,进一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合法权益。同时,建立非公有制企业维权中心还写进了2019年的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列入全省经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2019年工作计划和新时代江西省非公有制经济五年发展规划。省委书记刘奇、省长易炼红还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世界赣商大会等多种场合为中心做推介,不断申明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决心,使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对中心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信任。
有了好的政策环境,江西省工商联积极充实工作力量,理顺工作机制。2019年初,江西省编办正式批复成立江西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暨非公有制企业维权服务中心,作为省工商联直属事业单位,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核定16个编制。全省11个设区市和赣江新区都成立了市级非公有制企业维权中心,开始自主办理企业诉求。
中心充分发挥各设区市政府、赣江新区管委会及省直承办单位解决企业诉求的主体作用,建立分办、沟通、反馈机制。省委统战部、省委政法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省工商联共同建立了省非公企业权益司法保护联席会议制度;中心与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等政法单位建立了具体的沟通联系、诉求移交、分析研判、协调合作机制,与省纪委、省监委、省高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省司法厅一对一召开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座谈会和工作交流会。省高院和各市中级法院成立了非公企业维权工作办公室,各基层法院均成立了非公企业维权工作办公室或指定专人负责维权工作;全省三级检察院设立了124家非公企业维权办公室,在全省103个工业园区工商联分会均设立检察联系点;全省各设区市、多数县(市、区)公安局成立了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联络部门及对接人员已全部落实。中心通过“967788”专线电话、政企直通APP平台、来信、来访、电子邮箱等5种渠道,构建了政企联系沟通新途径和便企利企服务的新通道。
对企业的政策法规咨询,及时提供政策解读和法律意见;对企业的合理合法诉求,精准转办至承办单位;对企业的共性诉求,向相关单位部门提出工作建议。不定期召开诉求分析研判会,组织公检法司等部门共同对重大复杂疑难诉求进行研究论证,多方施策,设法破解矛盾难题。
有效的维权,更加坚定了江西广大非公企业的发展信心。李青华说,通过推进企业诉求的解决,企业更感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温暖,感受到了法律政策的公平正义,稳定了企业预期,夯实了发展动力。《2019年江西省营商环境评估报告》显示,96.4%的企业对全省营商环境现状予以肯定,企业在本地继续经营信心较足,信心指数平均值为8.59,较上年增加0.11。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