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将重点抓好五方面工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4月10日,2020年东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暨非公有制经济大会召开,会议邀请多位倍增企业在会上总结分享非公有制经济及高质量发展的经验成效,同时会上明确加强经济监测调度的工作部署,为企业提振发展信心,为东莞高质量发展加油鼓劲。会上,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出席了本次会议并发表讲话。会上获悉,目前,东莞已成立经济运行监测调度工作领导小组,以“战时机制”开展全市经济监调度工作。
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趋近100%
3月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发出感谢信,对东莞市人民政府、东莞市工信局、东莞市迈邦智能制衣设备有限公司、东莞市昌启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等作出重要贡献的政府部门和防疫物资生产企业给予感谢。同时,勉励政府部门和企业为全面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作出新的贡献。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在疫情面前,东莞积极发挥制造业基础良好、产业链完善的优势,全力扩大防控物资生产供应,在坚决完成上级调拨任务为国家、省作出贡献的同时,全力保障和满足全市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需要,全力协调解决缺技工、缺重要原材料、缺关键零部件、缺资金、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推动防控物资企业以最快的速度复工复产、扩大产能, 全市口罩、口罩设备、防护服、温度计等重要物资的产能大幅提升。在多方努力下,短短两个多月,东莞口罩日产量由不足10万个增长到1000万个以上,累计交付口罩设备3300多台,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目前,东莞累计向国家和省上交医用口罩 1444.5万个、熔喷布25.09吨、医用防护服2.7万件、压条机146台、测温仪1.45万支;累计向市外交付口罩设备2690台,配合国家发改委调度两批次共78套口罩设备,尽最大努力保障了全国全省口罩的增产扩产。截至4月9日,东莞共安排约5000万个口罩用于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趋近 100%,返岗人员超过节前用工登记人数,工业用电推算复产情况已达到去年同期水平,五大支柱产业正加速达产。
东莞这项产业逆势增长
会上获悉,2019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量质齐升成效显著。东莞连续两年获省工信厅评为制造业发展情况优秀等级,东莞“小升规”数量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和“小升规”工作分别在全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工信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会上,作为企业的代表,拓斯达、民兴电缆等东莞企业分享了自己倍增发展的经验。自从入围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拓斯达在倍增政策红利的释放下,三年内营收增长近4倍。在这次疫情中,拓斯达更是迎难而上,主动谋转型,喜获“丰收”,据拓斯达业绩快报显示,仅今年一季度预计净利润为1.44亿元至1.55亿元,同比增长271.86%至301.66%。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倍增计划”既是企业经营的强心针,也是发展的催化剂,还是管理的助推器,加强了企业增长动力的同时,还让企业实实在在获得政策红利。这是东莞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信心所在。面对疫情,在政府的帮扶下,东莞车间开足马力动起来,东莞制造产品更是销往全世界,让全球供应链加速活起来。面对疫情,虽然挑战重重,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今年1至2月,受疫情影响,全国、全省企业普遍延迟复工复产,东莞工业生产经营受到较大程度影响,虽然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技改投资等主要指标同比有所下降,但是三项指标排名仍居珠三角前列。与此同时,电信业务量逆势增长,在去年已同比增长113%的高基数下,今年1-2月电信业务量同比增长30.5%。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系教授林江说,在全球疫情的影响下,如今外部环境存在不稳定的因素,工业受影响是在预期之内的。“在中长期来看,我还是看好东莞的前景的。于东莞而言,要进一步着眼于提升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提升了,就能吸引大企业、人才来东莞创新、创业了。”在工业总量发生变化的同时,电信业务量逆势增长,在去年已同比增长113%的高基数下,今年1-2月电信业务量同比增长30.5%。林江说,东莞电信业务量的增长,不仅说明的电信业务量发展迅速,也说明了以互联网、智能化相关的终端产业需求上升,比如远程办公、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线上直播带货等,为东莞高技术产品的增长提升了空间。莞企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下称“慕思公司”)就是线上直播带货等数字化营销的受益者之一。这家东莞“隐形冠军”,生产的床垫在全球市场份额排名行业前列。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其三月份接到的订单量不降反升,订单量高达17万张,相比同期增长了3倍。3月份,慕思公司举行了6场直播,其中,3月1日,慕思公司开启了全国首场大型直播活动,高峰时期超过291万人同时观看,活动当天订单数量就超6万单。在慕思公司总裁姚吉庆看来,这次直播的成功,也是营销模式的创新,是数字化营销的突破。“通过这次我们发现,可以把普通人变成潜在用户,潜在用户变成用户,用户又变成传播者和消费者。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突破传统思维的限制,结合新的模式和工具,逐步向数字化升级,是企业的转型之道。”
抓好五方面的工作助力东莞高质量发展
会上获悉,下阶段,东莞将牢牢把握“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按照中央“六稳”方针,深入落实省“1+1+9”工作部署和市“1+1+6”工作思路,以打造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建设先进制造强市为目标,全力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攻坚战,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助力“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会上获悉,东莞接下来将抓好五个方面:一是,坚持稳字当头,全力以赴保障工业稳增长;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工业经济发展基础;三是,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着力培育新的工业增长点;四是,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五是,完善体制机制,持续优化提升制造业发展环境。
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东莞将全力推动“倍增计划”升级版落地,进一步聚集各类政策资源,重点保障增资扩产用地空间,优先试点供应“标准地”,降低产业用房租用成本,尽快将升级版的政策红利落到企业实处;选取1-2个传统产业行业或一批传统产业企业进行试点扶持,做精服装、食品、家具等传统产业,打造规模超千亿的产业集群;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建立超百亿元后备企业培育库,争取完成 900 家“小升规”并确保规上工业企业数量不少于1万家,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和“小巨人”企业;持续推动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同时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建设。
在加快发展新兴产业方面,抢抓 5G、人工智 能等“新基建”的新一轮机遇,培育新产业,发展新动能。
在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方面,坚持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源动力,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持续增强制造业创新发展能力。一是,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二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三是,加大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四是进一步优化企业自主创新环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