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非公综述>非公动态

发挥商会作用搭建发展平台 ——喀什市工商联

发布时间:2016-09-19 字号:【

发挥商会作用搭建发展平台 ——喀什市工商联 商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政府与商会、商会与商人、商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纽带。目前,喀什市非公经济组织945个,从业人员1.79万人。成立商会和行业协会16个,本着“凝聚产生力量,服务创造价值”的宗旨,为企业发展搭建了各种平台,使商会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企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非公经济组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资助公益事业、扶助弱势群体、防病救灾等方面慷慨解囊,累计捐款捐物500余万元。喀什市的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创造税收、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 当前,喀什已经进入新时期新阶段,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中央设立喀什特区,国务院33号文件的出台,使喀什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担负着建设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推动形成中国“陆上开放”与“海上开放”并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新疆跨越式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大使命。“改革开放前30年看深圳,后30年看喀什”,这不仅是喀什市委、市政府的庄严承诺,更为喀什非公经济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地委委员、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喀什市委书记陈旭光多次指出:“企业是喀什当前和未来发展的核心支撑,商会是引进和管理外来投资企业和重要桥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商会和行业协会建设,出台了支持商会和行业协会加强自身建设、招商引资奖励、支持地方发展奖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为商会和行业协会大踏步发展创造最好的环境、提供最好的条件。 说到商会,我们不能不提温州商会和浙江商会,温州商会是喀什成立最早的商会,浙江商会成立时间相对较最晚,之所以成立浙江商会,是因为在喀什的浙江商人越来越多,温州商会已不能涵盖全部,两家商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连年会也是在一起召开。浙江商会会长林勇刚过而立之年,年轻而富有创新精神,他说,浙江商会是中国最早的商会之一,上世纪30年代就已创立,最早的宗旨是抱团发展,不受人欺负。但在今天的喀什,面对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大好机遇,商会理念已转化为协同作战、共谋发展。林勇告诉记者,浙江商人,尤其是温州人,有着外出经商的传统,不管是哪里,只要有商机,就会有浙江人。所以,到目前为止,在喀什的浙江商人已达3万多人,投资额数百亿元,可以说,浙江商人是和喀什一同成长起来的,从改革开放伊始他们到喀什来做边贸、倒腾小买卖到逐步发展壮大,经营领域涉及到商业零售批发、酒店、餐饮、房地产、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棉纺、旅游等,几乎每一个角落、每一个行业,都有浙江人的身影。 浙江商人之所以能遍布天涯海角,在异地他乡创造出辉煌的业绩,还得益于家乡父老的支持,在温州商会的办公室,会长李庆顺拿出了一份永嘉县委县政府的文件给我看,在文件里,不但有对异地经商人员的鼓励和嘉奖,还专门有县领导联络制,随时了解永嘉商人在外的情况,有什么困难。据说,每年春节,浙江很多地方还会召集外出经商的企业家举行联谊会,互相沟通,解除商人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放心在外打拼。 正是这种亲情、乡情的鼓舞支撑,浙商们才能义无反顾地踏上征程,在祖国的最西部,缔造着一个又一个商业传奇。南达乳业、远东陶瓷、曙光国际、国际汽车城、天利棉纺……,陈旭光曾说过一句话:“要围绕喀什优势资源和优势产业,促进非公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和产品结构,培育和创新自主品牌,不断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为企业排忧解难,推动非公经济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这些企业的诞生和发展,无疑都在印证着这段话,在喀什市委、市政府的努力推动和全力帮扶下,每一个企业,都态势良好,成为喀什商界创新自主品牌的一面旗帜。 浙江商会一成立,就办了两件大事,其一是在喀交会期间举办了浙商论坛,其二是在年末开办了喀什北京大学EMBA政商领袖研修班。这对于喀什来说 ,是另一种提升。商业是一种文化,在喀什举办浙商论坛,开办研修班,就是把商业上升到文化的最高层,为创业创新对策、开掘新的思路、分享各种观点。同时提升企业家个人素质,深化“敢为人先、团结协作”的浙商精神。 搭建经济发展平台,为新特区增添力量,是商会的重要宗旨,对于企业来说,加入到商会来,就是要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发展之策。商会利用各种平台,采取各种措施,为会员企业创造携手发展的土壤,也为新特区迅速成长提供了养分。 这其中,各商会始终把服务会员及会员企业作为商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手段,完善服务措施,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办好事、办实事。河北商会充分发挥团体优势,帮助会员企业与政府部门进行有效沟通,为会员企业解决实际困难17件;广东商会开展会员企业开工、开业庆典、培训、走访慰问等活动15次,增强会员企业的情感交流;玉石协会为10多家国外企业入驻喀什玉石交易中心全程代办服务,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增强了企业凝聚力。 川渝商会成立较晚,为了全心全意做好商会工作,东威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罗旭东卸下了总经理职务,坐镇商会,服务企业,使得川渝商会具有了超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觉得有了娘家,为喀什特区经济助力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 2012年,地委行署作出了关于第八届喀交会的招商工作和万名企业家游喀活动的号召,喀什川渝商会积极响应,组团赴四川、重庆招商招展,以情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宣传喀什、推介喀什,互促友谊,共谋发展。组织会员参加各种招商活动,先后组织会员参加了四川各地市州10余次招商活动。同时,6月迎来了重庆市工商联代表团一行22人;8月迎来了中国十大商帮重走丝绸之路商贸考察团一行38人,9月,迎来了四川、和田地区重庆工商联等领导;10月迎来了四川川开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来喀考察团;11月28日,成功举办了首届2012年新疆川渝商大会,接待客人400多人,15家企业与政府签约,签约项目资金总额达40.1亿元。全年共接待客商828人,不但创新了川渝商知名度,也让更多的川渝企业家更了解喀什,更愿意来喀什生根开花,创出一番事业。 2013年,喀什将在东城区极力打造总部经济,成为特区建设的又一有力步伐。所谓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总部经济是国际分工的高端环节,知识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集聚带动作用大,已成为城市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企业总部具有占地小、产出大的特点,被誉为“无烟经济”和“循环经济”。总部经济模式下,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聚集,能够充分利用人才、信息、研发等高端资源,最大限度释放创新资源效能,产生更多的技术创新成果,并通过创新溢出、辐射带动效应,完善城市及区域创新体系。 加快总部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是提高城市的核心力和竞争力,推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必然选择,也是在更高层次融入全球经济的必由之路。喀什经济特区目前已进入全面建设发展的阶段,打造总部经济,放大特区效应,势在必行。川渝商会首先感应到了这一政策的力度和热度,不但商会内部成员单位集体出资认购了一座总部经济大楼,新业房地产公司还单独认购了一座总部经济大楼,开春即可动工。到目前,已经有11家认购了12座总部经济大楼,总投资额达28.5亿元,其中6家喀什商会认购了7座,投资额达14亿元。 2012年年底,川渝商会提出,组织会员企业出资成立商会投资管理公司,目的是为会员企业提供融资平台、担保平台,参与会员企业股权投资,这一提议本身就是创新,即打造了融资平台,解决会员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又增强了商会的凝聚力、号召力;同时用投资管理公司部分利润建立创业基金、教育培训基金等,还可以增强社会化服务能力。 甘肃商会则立足文化立会,2012年的元宵社火活动中,甘肃商会组织的太平鼓表演和社火方队,引起了全喀什的注意,更有深意的是,这支社火队不但在政府组织的方队中表演,还深入到喀什八个乡镇的乡村去“闹”了一把,很是热闹红火,引得许多维吾尔族老大爷老大娘,也跟着扭起了秧歌。参与社会、融入当地和加强内部团结成为了一体。 同时,商会把慈善事业作为应尽的职责,着力报效国家,报效社会。喀什各商会纷纷组织会员和会员企业积极参加光彩事业和访贫问苦活动,为公益事业奉献了大量爱心。各商会积极参与“商会与喀什市千名群众“民族团结手拉手、结对帮扶促和谐”活动。仅2012年古尔邦节前,10个商会、协会结成民族团结对子6000多对,投入资金30余万元。川渝商会会员企业新疆泽强工程建设监理公司喀什监理中心向喀什市28中捐赠价值5万元的床铺、衣柜等,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陕西商会经常开展慰问部队,看望环卫工人等活动。通过这些公益活动引导会员扶危济困,义利兼顾,更好地履行了商会的社会责任。 近年来,各商会都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商会及所属会员企业已建立党组织25个(党委5个,党支部20个)、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77个,均落实了党建指导员联系制度。川渝商会党委于2012年5月成立后,加大支部建设及发展党员力度,创新活动方式、丰富活动内容、围绕会员企业实际、注重活动实效,增强了商会对会员企业的凝聚力,深受会员企业欢迎,今年7月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商会注重把商会骨干培养成入党积极分子,把党员培养成商会骨干,不断增强商会党的力量。温州商会以会员企业有2个基层党委为依托,加强其他会员企业落实与党建指导员联络制度,正在积极筹备成立商会党委。 商会最大的特点是民间性,但是在喀什,却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把商会置于党和政府的领导之下,让他们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出最大能量,不能不说是一种创举。 从去年8月到现在,由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参加的商会早餐会就开了四次。早餐会的形式轻松愉快,又很节约时间,商会的很多问题,就在一杯牛奶、一份糕点的香甜馥郁里得到了解决。 安徽商会提出在喀什组织召开徽商大会,引导更多的安徽籍企业家前来了解喀什、认识特区,抢抓机遇、投资发展,对于实现企业与特区合作共赢。陈旭光立刻同意安徽商会的提议,当即安排由喀什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喀什市人民政府主办,安徽商会承办全国徽商大会。浙江商会提出成立浙商小额贷款公司时,会议认为这将会对浙商在喀什市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要求由开发区管委会与自治区金融办进行联系沟通协调,支持成立浙商小额贷款公司。 为了引导喀什各商会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水平,了解企业需求,提高服务能力,利用渠道资源优势,搭建合作交流平台,更好的发挥商会自身优势,促进喀什经济发展,喀什市还专门制定了优惠政策。 鼓励各商会加强班子建设。不断创新商会体制机制,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以商招商能力和为喀什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能力。鼓励各商会引进拥有经济学、管理学类硕士、博士学位以及有相应商会管理经验和招商引资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担任商会专职秘书长,并配备5人以上的专门人才(具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或技术职称)担任商会专职人员。喀什特区根据商会引进人才情况,给予10万元人民币奖励用于补助聘任人员的工资。对在商会自身建设中起到明显作用的专职秘书长或专业服务人才,可考虑推荐为市级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候选人及各级劳动模范人选。对在积极发挥自身联络机制,不断提升喀什特区知名度、引导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拓展本地企业家视野和吸引区外企业家兴趣、开展企业管理知识培训,提升企业家管理能力和水平、发挥商会职能,推动本地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商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喀什特区还将每年组织对各商会进行考核评比。对在构建商务交流平台、招商引资、服务经济、维护稳定、热心公益事业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商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随着浙江、深圳商会的成立,喀什市商会已达16家,这是喀什商界一个有着标志性意义的事件。这种资源的抱团融合,不仅为喀什带来最强劲的发展动力,也将成为喀什商业文化的领航手。我们从中看到了喀什商界的全新景象,也看到了由此促进经济发展的美好前景。 在今后的岁月中,商会地位将更加明确,作用将更加明显,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建设喀什的大潮中,商会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发展壮大,必将为喀什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带来强劲的动力。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