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主导产业撑起衡水冀州工业经济一片天
近年来,冀州市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中、资源集约”的原则,加快产业集群培育,初步形成了“采暖铸造、化工、玻璃钢”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和“汽车配件、医疗器械、农产品加工”三大区域优势产业,在全市工业中的比重达到70%以上,有力地推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搭建园区平台,推进集聚发展。该市坚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进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在省级开发区的基础上,围绕采暖铸造、化工、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谋划建设了现代铸造园、循环经济园、复合材料园等专业园区,其中,现代铸造园现已入驻企业11家,总投资40.38亿元。目前,河北优尼克高端铸件、春风装备制造系列项目、中申精密铸件等重点项目正在抓紧建设。循环经济园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以冀州银海、银河、晨虹、华阳等企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煤化工、精细化工,其中,中科能源煤拔头依托中科院列入国家863计划的科研成果,是煤拔头技术在国内的第一个工业化示范项目,全部完成后,将可实现热、电、油、气四联产。复合材料园以可耐特公司、中意公司等企业为龙头,以大型玻璃钢管、罐、压力容器、玻璃钢型材为项目选择,以玻璃钢玻纤、树脂为产品延伸。目前,可耐特与日本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合作建设的大型特种复合材料制品项目正在抓紧推进。目前,开发区入驻企业达到126家,投资超过100亿元。 加快技术改造,提升发展层次。该市坚持把技术改造作为加快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采暖铸造产业通过连续技术改造,基本实现机械化、半自动化。圣春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了1500万片铸铁散热器铸造项目,能源消耗减少一半,污染排放大大降低,新建PLC大型自动化铸造流水线,取代传统手工造型线,生产效率提高9倍;春风铸造公司引进抛丸机,每片降低成本0.2元至0.3元。化工产业中,银海化肥引入中国氮肥协会在全国推广的20项节能环保技术,实现造气废水零排放,吨氨能耗由1.4吨标煤降至1.07吨标煤,污染排放大幅降低,达到业内领先水平强化指导服务,促进健康发展。该市先后与中国复合材料协会、中国氮肥协会、中国铸造协会、日本强力玻璃钢协会等国内外行业协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合作,积极参加行业协会举办的年会、展会,加强与先进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密切跟踪行业前沿发展动态,引进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自身发展水平。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先后与河北工大、上海理工、天大等59所大中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相继建立了可耐特武汉理工大学复合材料研究所、可耐特天津大学化工塔器研究所等研发机构,合作研发了一大批高端科技成果,促使科技成果实现了直接转化。 创优发展环境,推进快速发展。为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发展,该市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大力推行“28天宁静工作日”制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全市行政许可事项由374项削减到96项,同时,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省内一流的行政服务中心,全市24个行政审批部门全部入驻,进驻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和其他类便民服务项目327项,方便企业服务,努力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