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沙钢集团向世界300强目标迈进
2009年,江苏沙钢集团就入围世界500强,名列第444位;当年,沙钢响亮地提出,要进入世界500强的前300位。今年,美国《财富》杂志又发布了世界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沙钢集团以年营业收入263.878亿美元位居世界500强企业第366位,比2010年上升了49位,离“世界300强”的目标又迈进了一大步。 沙钢连续3年上榜世界500强,而且每年都向前迈了一大步,究竟是什么“法宝”造就了沙钢发展的奇迹? 目标 引领发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对于企业同样如此。沙钢1975年建厂,30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在沈文荣看来,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得益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另一方面就是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作为引领。 “沙钢发展的全过程,都是在不停地确定新目标。”沈文荣说,“沙钢始终定位国际先进水平,建设一流钢铁企业,紧紧抓住每一个发展机遇,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科学决策,不断确立新的目标。沙钢第一次进入世界500强之后,我们就说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沙钢在未来的五六年中要紧紧围绕打造百年老厂,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前300强作为我们工作的目标。” 沈文荣表示,在新目标确定之后,沙钢既不好高骛远,更不固步自封,而是使企业始终处于奋发向上、勇于争先的态势中,把干部职工的注意力集中到向新目标冲刺上,集中到认认真真办好企业上。 人才 保障发展 对沙钢而言,目标是领航灯,但想要在茫茫商海中破浪前行,需要的不只是目标,还需要人才的支撑。 沈文荣说,“沙钢集团的高速发展在大的方面要靠高层、公司管理层来决策研究,面广量大的小改小革还是要靠广大职工,因为只有这股力量真正发动出来了,整体的产品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所以沙钢非常重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动员组织职工成立创新团队,来实现产品整体的升级。”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以来,沙钢共实施小改小革项目近千项,集团每年从中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0亿元,对小改小革先进个人的颁发奖金也超过千万元。 沈文荣说,培养人才首先要建立人才培养的中长期规划;其次,企业要和国内对口的专业院校联合培训。学校是人才的集聚地,只有与学校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培养人才的同时还要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沈文荣表示,“沙钢就有自己的钢铁研究院,它肩负着两个重要责任,一是把别人成熟的、已经在钢铁领域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的新技术引进来消化吸收;二是在此基础上创新发展,创造出别人还没有的东西,保证沙钢的技术水平、科研成果始终处于同行业的先进地位。” 沈文荣认为,对于沙钢的发展,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他说,“企业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就沙钢来说,一方面要培养一批技术熟练、有文化的产业工人;另一方面就是要引进一批与世界接轨的高端人才,促进沙钢人才结构从生产型、营销型向资本型转化。”他解释说,沙钢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钢铁制造企业,而是要不断加大转型升级步伐,大力发展钢铁物流和资本运作等多种产业,因此需要大批的、高端的金融人才和物流人才,这些人才决定了沙钢的成败兴衰。沈文荣表示,在未来3至5年内,沙钢要努力形成这样一批团队,为沙钢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领先 支撑发展 从办厂之初发展窗框钢掘得“第一桶金”到世界500强的第366位,人们可以惊奇地发现,沙钢的每一项决策都做到了领先一步,而且每一项决策都实施得非常成功。 沈文荣说:“当别人还没有做,我们就敢于去做,这就叫领先一步。这需要一个企业的领导具有敏感性和挑战精神。任何决策都不能等到有95%、100%的把握才下决心。如果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已经有了70%,基本判断正确了,就要抓紧开始实施。” 沈文荣特别强调,要做到领先一步,一方面要捕捉中央信息和行业信息;另一方面要把握好一个度,领先一步不是领先二三步。沙钢在发展历程中,牢固树立“领先一步”的竞争意识,从提出单项产品争第一、电炉钢工艺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争第一、线材产品质量创名牌争第一,到螺纹钢、优质线材产品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争第一,直至板材产品生产和品种质量水平也要争第一;从提出争取进入国内钢铁前5名、世界钢铁20强,到提出奋力挺进世界500强,沙钢都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要求,抓住机遇,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沈文荣表示,在未来的发展中,沙钢将紧紧围绕钢铁主业,实施企业创新发展、企业品牌发展、员工素质提升和企业文化提升“四大战略”,实施全力拉长产业链、建设配套企业、发展钢铁大物流、搞好资本运作“四大工程”,力争到2015年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前300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