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耀是玻璃行业的华为”
从起步时的设备、工艺、设计和产品上的技术严重缺乏,到申请164项中国专利,从总资产仅627万元的小企业,到跻身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自主创新改变了福耀。 一片片原本普通的汽车玻璃,被福耀集团赋予了智能化:能从局部到整体逐步自动加热、能根据环境自动调节光学强度、装有雨水传感器能自动清洗、夏季够大量反射太阳能而冬季又能减少车内热量散失……这些都是近两年来福耀研制出的新产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3月底考察福耀时,在参观了福耀玻璃工程研究院里一项项的自主创新的成果后,对福耀依靠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在同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表示赞许,称福耀是“玻璃行业的华为”。 也正是依靠自主创新,2010年福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比增39.92%,达到85.08亿元,净利润17.88亿元,比增60.05%,创下了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同期可比的最好经营业绩。而经过24年的发展,福耀也从1987年时一家总资产仅627万元的小企业,跻身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玻璃供应商。 “四大皆空”从零起步 福耀成立时称得上是“四大皆空”:设备技术缺乏、制造工艺空白、产品技术几乎没有、设计技术和语言缺失。 福耀集团副总裁白照华称,当时中国没有造汽车玻璃的机械。“因为做汽车玻璃的设备都是从事汽车玻璃生产的人创造出来的,我们根本买不到。” 更大的困难还在于,那时国内汽车玻璃的整套制造工艺基本上是个空白,而且产品技术也几乎没有。“当时福耀刚进入到这个行业中怎么做玻璃?就是拿着别人的玻璃过来比划下,尺寸、厚度,然后仿造。”白照华说。 此外是设计技术和语言障碍。“要想跨入为汽车厂配套的门槛,就必须参与它的设计,这就需要有设计技术,还要有和汽车厂交流的平台,这些福耀当时都没有。 “福耀在汽车玻璃行业,从这四大点上没有占着一样。”白照华回忆道。 而彼时,全球汽车的玻璃80%被日本的旭硝子、英国的皮尔金顿、法国的圣戈班、美国的PPG四大“家族”垄断,这些均是位居世界500强的企业。 在这样的境况下,福耀意识到在这个行业要发展,必须有技术、有规模。福耀最先想到的是,与汽车玻璃领域技术最好的法国圣戈班合资。然而,三年之后那次“同床异梦”的合作以失败告终。 “设备他们做,材料他们做,我们就赚一点点加工的小钱,其他的都没有(得到)。”福耀集团董事长曹德旺对那样的合作感到失望,他最终以赎回股权的方式终止了那次合作。 从模仿到六大创新 和圣戈班的合作经历让福耀明白,“跟先进的企业合资他只能把你当成一个棋子。要想找到出路,唯一的办法,只有‘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白照华说。 “曹总和我一起出国了好几次,晚上两点钟睡不着,坐起来就是讨论技术问题。”白照华告诉记者。 有一次,福耀组织相关人员参观国外的一个玻璃制造工厂,在那里待了3天的时间,大到整个工艺过程,小到产品的身份证,全学过来了。 光靠“偷师学艺”显然不够。要想在四大玻璃巨头垄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世界玻璃行业中杀出一条血路,创新就成了福耀的必由之路。 2006年,福耀的营业额超过50亿元。就是从那一年起,福耀建立了玻璃工程研究院,并正式提出了“六大创新”,即设备创新、工艺创新、产品创新、产品技术创新、设计技术创新、前沿技术研究开发创新,同时建立了相应的创新机构。 在设备创新方面,福耀建立了一个设备研发中心。该中心研发出生产边窗玻璃的快速连续钢化炉设备,这一设备曾被四大玻璃厂家垄断了几十年。利用该设备,玻璃曲率可任意方便调节,且生产能力是其他国产设备的6-8倍,能耗下降20%,总成本可降低30%,此技术也弥补了国内空白。 在汽车玻璃行业模具非常重要,因为一个模具只能适应一款车型,这些模具的价格甚至一套要百万元以上。为了避免受制于人,福耀在上海建了一个自己的模具中心,“这也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这方面我们比几个跨国公司要强,他们还没有自己的模具中心。”白照华自豪地说。 如何突破国际四大玻璃巨头的专利瓶颈,是福耀一直在攻克的难关。为此,福耀在福建企业中率先成立了一个专利部门,目前福耀申请的中国专利已有164项,授权使用的达到109项。其中,2010内共计34项专利得到国家授权,其中发明专利9项。 在产品专利上,福耀已突破国外企业的封锁,生产出了隔热玻璃、隔音玻璃、夹丝玻璃、天线玻璃、防晒节能玻璃等品种。“(这些产品)如果是进口,我要花1美金,如果是直接制造,基本上是1人民币,这样在相同产品的情况下,福耀的产品就非常有竞争力。”白照华如是道出了自主创新带来的好处。如今,福耀汽车玻璃完全可以说是知识产权密集型产品,其专利实施率达到100%,专利产品销售额比重提高到82%。 跻身世界第二 “去年全世界生产了7700万辆汽车,其中中国占1800万辆,而福耀玻璃市场占有率全球占比超过20%,在中国市场上的占有量达到了60%-70%。”白照华这样向记者介绍了一组数据。 据悉,2010年,福耀集团年配套生产能力已超过1500万辆,在玻璃行业里的生产能力已跻身世界第二位。 而凭借出色的创新与研发能力,福耀已与宾利、奥迪、奔驰、路虎等世界知名汽车公司开展合作,参与到全球最新的高端车型的同步配套设计中。 “可以说,世界八大汽车主机厂都是福耀的客户。”白照华甚至声称,在整个汽车零部件行业里,能够为所有车厂提供放心的配套的工厂,“除了福耀还找不到第二家”。 福耀并不满足于此。 资料表明,全球汽车玻璃市场份额旭硝子占27%-30%,皮尔金顿占20%左右,圣戈班占16%左右,“现在福耀占20%多一点,福耀只要从这三家中,每年夺5%,当我们能到35%时,就是绝对的老大。” 为此,今年福耀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丰富品种结构、推动产品升级,加大对高附加值的包边玻璃、天窗玻璃、LOW-E镀膜前挡玻璃市场投放力度。 “2011年将争取实现销售收入96.4亿元。”这是福耀2010年报中向全体股东立下的“军令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