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成为引领企业发展的主力军
在庆阳市澳恺食品有限公司的党员干部教育室里,陈列着20多个展示该公司成立9年来发展成就的各种荣誉和奖牌。今年7月,该公司又被省非公企业工委确定为“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百家示范点”,这是该公司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动双赢的又一最佳见证。 坐落于镇原县工业集中园区的庆阳市澳恺食品有限公司,2001年成立时还是平泉镇的一个小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9年后的今天,该公司已经发展成为拥有总资产6563万元的西北地区唯一一家生产玉米淀粉生物降解制品的民营龙头企业。公司的发展为何如此之快?公司董事长、党支部委员刘勇深有感触地说:“公司党支部功不可没,共产党员功不可没,公司的发展凝结着全体党员的辛劳和汗水,党支部为公司的发展凝聚了智慧、凝聚了人心、凝聚了力量。” 强内功,加强党组织自身建设 2001年,庆阳市澳恺食品有限公司刚成立时,就出现了生产原料不足的问题:公司以每斤高于市场价5分钱的价格收购玉米,但周围的老百姓还是不愿意把玉米交给公司。这时,身为共产党员的刘勇想到了公司的4名农民党员,随即成立了4个以党员为骨干的流动收购小组,走村串户收购玉米。在收购时,他们不压价、不缺斤少两、不欠账、不收运费,使当地老百姓觉得把玉米交给公司既方便,又能卖上好价钱,纷纷将玉米交给了公司。 经过这件事情,董事长刘勇认识到:党员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既能维护企业利益,又能维护农民利益,能把企业与农民有机地连接起来,企业的发展壮大,就得依靠党员的力量。在刘勇的倡导下,经上级党委批准,2003年8月,一面鲜红的党旗悬挂在了公司的会议室里,澳恺公司率先在全县民营企业中成立了第一个党支部,曾当过十几年村支书的公司副总经理黄文华担任党支部书记,县工商局还选派富有经验的县局法制股股长赵平担任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指导开展工作。 此后,公司党支部坚持“围绕企业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企业”的理念,一手抓党的建设,一手抓企业发展,促进了企业党建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凸显。公司现有党员16名,设有党员活动室、党员电教室、支部办公室,在党组织自身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黄文华深有感触地说:“公司成立党支部后,董事长刘勇、副总经理张敏和我3名高层管理人员都是支部成员,公司党建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公司党支部与董事会不断探索、磨合,形成了一种目标同向、作用互补、相互监督、共同发展的工作格局。” 党支部还协助公司成立了工会、妇委会、法制学习宣讲领导小组,建立了职工访谈制度,协助公司与职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实行月保底工资900元、法定休息日、职工就餐免费等制度,为部分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通过开展“职工遇到工伤事故必访、生病必访、结婚必访、怀孕必访”的“四必访”活动,引导员工树立“企兴我荣、企衰我耻”的主人翁意识,努力营造“用对员工的关爱换取员工对企业的热爱”的良好氛围。 党支部把党员教育渗透到企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每年拿出1万多元,为全体党员订阅了13种党建报纸杂志,配备了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设备,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企业经营的法律、法规。党员电教室每日开放,党员下班后,主动前来收听收看党建远程教育网上的时政新闻,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法规,公司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国家大事,个个为企业快速发展献计献策的良好氛围。他们还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党员学习企业管理知识,学习法律常识等。同时,公司党支部还注重从关键岗位的行政管理人员和生产一线技术人员中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1+2+2”活动,即每名党员培养2名入党积极分子,每个积极分子帮助2名普通职工,每个支部成员帮扶2名困难职工。活动的开展,促使一大批职工向党组织靠拢。目前,300多名员工中,有10%的人员已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抓管理,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片材工段的党员姜伯虎,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在生产上精益求精,严把质量关,生产的生物降解片材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多次被评为党员生产能手,他所带领的片材工段多次被评为党员示范责任区,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董事长刘勇告诉记者:“我们曾经做过一次统计,结果是产品原料利用率最高的是党员,产品合格率最高的是党员,在维护公司利益方面做得最好的是党员,关心公司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最多的也是党员,党员在促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确确实实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 公司党支部成立的7年时间里,党组织和党员全程参与了公司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在企业目标管理、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提出富有成效的意见,协助公司出台了《职工行为规范》《精神文明行为规范》《科室行为规范》等各项管理制度64项,完善了制度化管理体系,提高了企业规范化管理水平,使企业资产逐年增加,经济效益逐年提升。 针对民营企业党员作用难发挥的问题,公司党支部组织实施了“三培养工程”,即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中的积极分子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管理能手,把生产经营管理能手中的党员培养成企业决策层成员;开展了“六岗一区”创评活动(生产经营岗、改革创新岗、职工维权岗、建言献策岗、职工模范岗、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责任区)。今年的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以来,公司党支部在党员中积极开展以“业务技能先掌握、改革创新先带头、工作规范先做到、急难险重先行动、重大决策先知道、公益事业先参与”为主要内容的“党员‘六先’行动”主题实践活动,使党员在参与企业发展中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形成了“比学习、比作风、比业绩”的良好风尚,为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今年6月25日,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指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全国工商联研究室巡视员黄文夫,全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先争优指导小组办公室宣传组组长、国家工商总局机关党委纪检处处长李艳明一行,对公司的党建工作进行了检查,对公司的党建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促发展, 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互动双赢 2005年,市场的竞争使公司的生产销售渐渐陷入了低谷。面对严峻的形势,公司党支部召开了党员会议,经过党员们的认真讨论,党支部向公司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办“农”字企业,打开农村市场;二是利用本地资源,延伸玉米产业链条。董事长刘勇采纳了党支部的意见,带着公司的管理人员,围绕“农”字和玉米产业链条做文章,经多方考察,在市、县党委和政府的帮助下,终于在2007年购回了一套生物降解产品生产设备,2008年1月正式投产,开始生产一次性口杯、餐盒等产品。 针对企业发展的新形势,公司党支部在决策落实上,重开拓、图创新,努力把企业做大、做强。公司党支部先后协助公司完成了平泉镇原商业批发公司整体产权转让,兴办了平泉澳恺公司真空砖厂,与上海奇福食品有限公司联合办起了年产1000吨膨化食品生产项目,新上生物降解产品生产线一条,具有了年产4000吨全降解母粒料和片材、2亿只一次性餐具的生产能力。2009年,公司实现工业总产值3223.3万元,实现利润430.6万元,上缴税金142.2万元,发放职工工资326.6万元,公司顺利走出低谷,实现了产销两旺,并先后被评为省级龙头企业、省级扶贫企业、省级成长型优秀中小企业。 今年28岁的刘天宝在公司办公室工作,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入党,他对记者说:“我2008年退伍后进入公司工作,在公司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尽心尽力为公司的发展服务,公司也将我当作自己人一样,每个月的收入要比其他职工多,生活水平提高了,就想着为公司的发展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公司的每个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公司执行急、难、险、重任务,有党员的身影,危险岗位有党员的身影,为灾区捐款捐物,党员每人每次少则50元,多则5000元。党员为公司发展出力流汗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如今,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中层骨干和车间班(组)长,都由共产党员担任,每年的年终绩效奖最高奖也被党员捧回,公司发展的后劲更足了。目前,公司已投资2600多万元,新建了5250平方米的厂房,新增了两条生物降解产品生产线,年产值可达8000万元,上缴税金460万元。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