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500强企业的转型遐想——马背上的海澜
9月25日,无锡市江阴新桥,一场国际马术盛典徐徐拉开帷幕。 大漠风情,江南民乐。宽敞豪华的表演馆内灯火辉煌,高大健壮的进口良驹上,是盛装而靓丽的骑手。节奏强劲的音乐响起,马匹排着整齐的阵形,和着音乐翩翩起舞。这是全球目前最大的马术训练基地———海澜马场上演的一场马术表演。这次,海澜“表演”远离了轰隆作响的机器,将战场拉长到骁勇矫健的马背上。 刚出炉的中国500强榜单,无锡民企海澜集团赫然在目。让我们一起感受强者的脉动。 马蹄声声 邂逅良驹骏马,海澜集团总裁周建平想到了马产业。海澜集团进军马产业,打的是一组“组合拳”,他们跳出了制造领域,不再围着机器打转。在周建平的脑海中,马产业与海澜文化、体育事业、旅游产业等多个关键词融为一体。 昨天盛装亮相的海澜国际马术俱乐部,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马术训练基地。它的兴建,酝酿了三年多。周建平一次云南丽江之行中,一个旅游景点有骑马项目,激发了他建马场的想法。经过深入市场调查,他决定要把马术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来培育。2008年5月,德国汉诺威拍卖会上,海澜拍得16匹纯种洋马,均价百万,成为当季拍卖会最大买家。 目前,马术队伍投资超过3亿元,再加上超五星酒店等配套设施,整体投资已超过10亿元。在养马及马术队员身上,海澜每年投入2000多万元。来自海澜高层的消息称,海澜国际马术俱乐部将实行会员制,首批招募会员1000名,按每个会员10年38万元会费计算,将实现收益3.8亿元。 “如果只算投入与产出,是很肤浅的。”周建平说,表演的不仅仅是马术,输出的是一种海澜文化;通过会员制,“以马会友”广交朋友,开展更多经济合作。马术体育事业的发展就此迎来新契机。江苏省体育局局长殷宝林表示,省马术队落户海澜,依托海澜国际马术俱乐部的良好设施及服务,马术队水平将会明显提高。 “另外一个角度看,海澜国际马术俱乐部,可以算是海澜工业旅游的发展和延伸。”周建平说。 江阴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军马产业标志着海澜新一轮转型的开始。 知道海澜马场的人渐渐多了,来海澜看马术、骑马的人多了。 全球独有 一次马术表演,动用了150匹马,包括50匹“后备队员”。 马场内,金发碧眼的外国教练,牵着血统纯正的洋马悠闲踱步。海澜马术队拥有230多匹良驹,从德国、西班牙、荷兰等国进口优质马170多匹,从新疆、内蒙古等地引进国产良种马60多匹,马术训练师36位,并有一支90人左右的马术表演队。外国教练常常感叹:在国外也没有见到如此多纯种马聚集一处。 俱乐部集马术训练、表演于一体,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档次最高的运动场所,拥有国际化标准的马术综合训练馆、马术比赛馆、马术表演馆和马术三项赛场地。 在海澜马场,马是最昂贵的。从欧洲进口一匹马,比引进一台设备麻烦很多倍。高大威猛的马,都是靠船运,到了海关严格体检后,还要进行1个月活体观察。进到马场后,一匹马每天仅伙食费就要100元,马还在马跑步机上“强身健体”。 海澜马术队并不是欧洲翻版。周建平说,马术队也要有自己的创新。海澜马术队不单纯用白马,还加入性格暴烈、难以驯服的荷兰黑马,拉皇家马车做宫廷马术表演。马术表演队员的服装与马匹用具全部来源于欧洲,工艺精细,金丝绣全部由欧洲制作。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