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熟市实施品牌战略助推经济发展
常熟开关制造公司在去年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基础上,今年又将完成18个新品的开发,确保主打产品始终处于技术领先优势。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公司销售同比增长33.75%,进一步巩固在行业中的龙头地位。 像开关制造公司这样,常熟市一批企业加快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步伐,积极打造企业品牌优势,利用品牌价值提升市场竞争力,激励自我升级,在提升自我形象、为产品加注品牌内涵的同时,共同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 ■品牌精彩亮相 将品牌建设提升至战略高度,依托品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并借助“产品名片”扩大城市经济辐射力,这是常熟市力促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推进创名牌、树品牌的过程中,常熟市着力发展一批高技术、高质量、高效益的名牌产品群体,逐步形成以名牌产品为龙头,以优势企业为核心的工业骨干,牵引常熟经济走出特色鲜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常熟市已荣获“中国品牌城市”殊荣,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总数78个,在全国县市中位居第一;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名牌产品列全省县市第一。名牌战略的实施,大大促进区域经济实力的提升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目前,常熟全市省级以上名牌产品生产企业销售和利税总额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1%和40.9%。全市拥有注册商标14897件,其中驰名、著名、知名商标在全国、全省名列前茅。 ■创牌立足长远 品牌需要打造,从蜚声海外的大公司到立足专业市场的特色企业,常熟从不缺乏将品牌视作核心竞争力中重要因素的企业成员,他们在剖析内生需求、把脉市场动向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与企业自身特点相匹配的品牌培育方式,并不断强化品牌内涵。 波司登这一中国服装行业唯一的“世界名牌”,在自主创新的过程中逐步构建质量为基础、创新为灵魂、快速反应为活力、社会责任为实现过程的“四位一体”的品牌运行模式。伴随着企业全面进入四季化服装领域,波司登启动新一轮以“内外兼顾”为重点的品牌战略。面向海外,公司将对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优秀品牌进行收购、兼并、代理,同时,收购国外品牌服装销售网络,建立自主的海外销售网络。在国内,公司着手寻找国内一流、有特色的品牌进行合作,扩大企业在非羽绒服装领域的业务,确保项目发展。 化学制品的市场竞争激烈,低端产品面临同质化,中高端产品易被仿冒、侵权。江苏强盛化工有限公司在多变的市场环境中,认识到品牌对企业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公司目前已在13个国家与地区进行商标注册,而在相继获得“苏州市知名商标”和“江苏省著名商标”后,今年,强盛化工又将目标指向“中国驰名商标”,并已提交申报材料。“化学试剂用途广泛,市场销售对品牌与质量的要求比较高,而现在,我们的牌子获得了较高的信任度。”强盛化工负责人说,品牌的创建与保护,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战略彰显价值 作为企业无形资产的核心,品牌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市场的认知、产品的认同和企业的美誉上,优质的品牌在市场占有率、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为企业创造巨大利益空间。通过品牌战略,一批企业在加快转型升级的同时,赢得了市场。 一些具有品牌优势的企业利用商标专用权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加快发展步伐。全省范围内各类企业,去年共获得此项贷款9亿元,常熟独占鳌头。江苏隆力奇集团和江苏梦兰集团,在常熟工商局指导下通过商标专用权质押,获银行贷款7亿元,将企业的无形资产成功转化为有形价值,强大的资金链条也为企业壮大主体产业、催动新兴产业,提供了“品牌力量”。 今年6月,常熟市海虞商会被认定为“江苏常熟海虞休闲服装产业集群商标培育基地”。2009年,海虞镇成为省内首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之一。区域内规模化、多向型企业持续入驻,规模以上服装企业达82家,占服装企业总数的30%。2009年全镇服装企业工业总产值达58.21亿元。“服装之乡”在挖掘自身优势、加快转型步伐的过程中,品牌的集聚力起到了关键作用,多家企业形成的品牌向心力,推动着区域品牌持续升值。目前,海虞镇服装企业累计申报各类商标超过240件,其中,中国驰名商标在今年达到10件。 江苏通润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去年在围绕外销产品、积极申请境外商标注册保护的同时,针对不同层次产品,申请多个专有子品牌,有力保证了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海外销售业绩。通润机电生产的千斤顶,产品价格比市场平均价格高8%至10%,但市场占有率不降反升,2009年产量上升20%。今年以来,通润机电产品订单增幅明显,其中销往美国市场的千斤顶产品较去年同期上涨40%。“这个过程中,我们的品牌起到了关键作用,作为‘中国名牌’的千斤顶体现得尤为明显。”通润机电负责人表示,正是自有品牌蕴藏的市场价值,力助企业不断拓展市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