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非公综述>非公动态

江苏丰县民营电动三轮车驶向国际市场

发布时间:2016-09-19 字号:【

随着国际能源供应的日趋短缺,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乡村道路的逐步改善,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丰县生产的以清洁电能为动力的电动三轮车被广大群众所认同、接受、青睐,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前景非常广阔,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支柱产业、朝阳产业。目前,丰县有200余家民营企业在县工商、县质检部门登记注册从事电动三轮车整车装配、零部件生产,年整车生产能力已突破300万辆,销往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网点近万个,占据全国近65%的市场份额,年销售收入已突破50亿元,创利税4.5亿元。丰县的电动三轮车的销售点除西藏、澳门、香港、台湾之外所有省、直辖市的县(区),并出口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俄罗斯、智利、沙特等国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 丰县电动三轮车产业是地地道道的“草根经济”。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丰县就涌现出20多家从事脚踏三轮车生产的个私企业。这些企业在长达20年的发展历程中完成了一定的资本积累,直到2001年,在市场需求的刺激下,民营企业徐州百事利公司开始从脚踏三轮车转向尝试生产电动三轮车。 丰县生产的电动三轮车外观新颖,节能环保,一公里需要的电能费用不到两角钱,控制简单,行驶平稳,一台电动三轮车的价格也就是2000多元,非常适合农村中老年人作为代步工具和载物的交通工具,同时也非常适合城市中老年休闲走亲访友的代步工具,被称为“老百姓的私家车”,成为城乡新婚嫁娶、儿女孝顺老人的一种时尚礼物。丰县生产的电动三轮车有休闲型、载货型、多功能型等三大系列30多个品种,能满足各个不同群体的使用需求。据统计,目前全国电动三轮车有六成以上为丰县制造。该县今后3-5年的目标是:加快自主创新,重点培育年产30万辆电动车的龙头企业,实现年产整车500万辆、年产值突破200亿元,将丰县打造成为全国最大、实力最强的电动三轮车生产、研发基地,中国电动车第一城。 丰县电动三轮车产业为何异军突起?丰县县委负责人一语中的:“电动三轮车产业最初在丰县出现主要依靠民间资本和市场的力量,而行政之手则助推了这一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005年,丰县县委、县政府规划了全县电动三轮车产业的发展战略,出台了关于促进电动车产业发展的意见。近几年来,相继建设了占地15000平方米的电动三轮车交易市场,引导组建了电动三轮车协会,聘请中国矿业大学编制了电动三轮车发展规划,建立电动车工业园,建成省轻型电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丰县分中心,并与江南大学联手组建了电动三轮车研发中心,解决了电动三轮车配套和产业链问题, 形成了产业集群优势。 不久前,前来丰县调研电动三轮车产业发展的国家和省有关专家感叹,在行政之手的推动下,全部由民营资本撑起的丰县电动三轮车产业发展规模之大、发展速度之快、发展势头之好,出人意料、让人惊叹。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丰县已成为全国最大、实力最强的电动三轮车生产和研发基地,产业集群全国领先。 今年以来,丰县电动三轮车产业规模迅速扩张:投资1亿元的徐州吉尔电动车有限公司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年产20万辆电动车,30万套电机、车架、车厢;投资1.2亿元的徐州速利达公司年产25万辆电动车、50万套电机及配件的三期扩建项目;投资5000万元的徐州其生电动车有限公司年产10万辆电动车、30万套配件的生产项目等也将相继开工。与此同时,丰县电动三轮车产业加速技术创新,研发出城市环保三轮车、多功能残疾人三轮车、旅游观光三轮车、电动四轮小轿车、沙滩车等20余种新款型,打开了电动三轮车生产的广阔空间。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