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永鼎集团海外“淘金”再迈大步
跨国发展,是苏州民企永鼎集团最近在转型升级中跨出的一大步。对企业的跨国发展,集团掌门人顾云奎意气风发。前两天,端着茶杯的顾云奎,没有喝一口就放了下来,“做国际工程,是从2007年开始,当时只是一般性地小来来,结果一年年变大。”让顾云奎忘记喝茶的话题,是永鼎股份成功中标孟加拉国的两个50MW燃机电厂项目,并在5月中旬签订了这两个总承包项目合同。两个项目合同总金额近9亿元。在孟加拉国项目合同签订前,永鼎还有9000万美元的海外项目在手。这个合同的签订,对永鼎而言,无疑又向前跨出了重要的一步。“接下来还会有更大的订单。”顾云奎笑容中充满自信。 转型升级 打下跨国发展基础据永鼎股份公告披露,该公司联合中国电线电缆进出口有限公司和福建省电力工程承包公司组成三方联合体,成功中标孟加拉国Daudkandi和Baghabari的两个50MW燃机电厂项目。其中,Daudkandi的项目合同总金额约4.77亿元人民币,Baghabari的项目合同总金额近4.2亿元人民币。 5月13日,三方与孟加拉国电力发展局签订这两个总承包项目合同,合同将由永鼎公司及下属专营国际工程的子公司江苏永鼎泰富工程有限公司履行;中缆公司和福建电力承担市场开拓和技术指导的责任,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 永鼎泰富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淦贵生说,要参与国际竞标,有三个条件:一是有专门的国际化团队和人才;二是熟悉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三是项目管理能力和强大的经济、品牌实力。否则,无法通过国际招标资格审核。 在国际电力总承包业,德国西门子、瑞士ABB和法国阿海法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占领了50%的市场,另外还有韩国现代、日本三菱等世界500强企业参与竞争。此次孟加拉国的两个电厂项目,有韩国现代及英国、印度和孟加拉国的国际著名公司参与竞标。永鼎的中标,除了具备上述三个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转型升级。 2007年,永鼎股份改变发展方式,在行业内率先转向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组建专营海外EPC交钥匙总承包子公司,2008年获得9000万美元的海外项目,在东南亚新兴市场建立强大的项目执行团队,成为吴江市第一家“走出去”对外承包工程的企业。 走出国门 带动本地企业国际化 永鼎走出国门,最重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永鼎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技术中心、产学研生产合作基地等技术平台,在此平台上,永鼎再以高薪聘请创新人才,同时鼓励并资助人才出国进修,或去高校和科研所深造,培养了一大批新西兰留学、美国进修和在职攻读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院校研究生的骨干人才。 “我们做好了一切准备,再加上国家的支持,所以才成功跨出这一步。”永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莫林弟说。 除了自身的努力,永鼎跨出国门的背后还有国家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为促进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中央财政出资设立对外承包工程保函风险专项资金,为符合规定的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开具有关保函提供担保、垫支赔付款的专项资金。在这次孟加拉国工程招标中,永鼎就申请到了保函专项资金,目前该公司是苏州市唯一一家申请到保函风险专项资金的企业。 “中国企业走出去,是生产方式的转变,体现的是中国实力,国家鼓励我们走出去,我们也有决心、有信心做好。”莫林弟透露,永鼎在对外承包工程的同时,还与美国科研公司进行合作,进行新材料研发,计划用2到3年的时间,开发出低能耗的高科技产品。 永鼎走出国门意味着什么?市商务局相关人士透露,国际市场需要什么?标准是什么?只有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才会知道。永鼎走出国门,拿到订单,就可以在本地采购总承包工程所需要的设备,这样就能把国际标准引入国内,拉动本地配套产业的国际化。其次,永鼎走出国门,说明永鼎具有国际化人才和项目团队。对吴江来说,这对人才的吸引和集聚,并带动经济与国际接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