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提升:大产业优化大发展——德清经济开发区“奋战二年、进军十强”系列报道之三
进军十强,培育提升大产业必不可少。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是吸引新项目纷至沓来的强大“磁场”,是拉动经济跨越发展的“发动机”。 去年,县委、县政府印发的《工业性投资项目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对“4+1”产业投入产出目标和全县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的投入产出目标都进行了明确。今年县政府一号文件《关于加快工业转型升级的若干意见》又明确提出,要发展大产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要对全县“4+1”产业龙头骨干企业进行培育,推动现代产业集群发展。 培育和提升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大产业,是优化我县产业结构、推进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形成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手段,是我县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全县产业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德清经济开发区今年明确提出,要围绕打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目标,发挥中心城市综合优势,按照全县推进工业集聚发展的要求,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导向,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大力引进和培育IT产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光伏产业、生物工程和研发经济等,真正以特色平台引进项目,以特色产业支撑发展,以特色产品独步市场,以特色品牌号领群伦。 建设大企业,可以对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强力引领的作用。德清经济开发区在建设大企业,培育大产业中,着重突出政策扶持。目前,以凯喜雅工业园、安泰时装为代表的新型纺织服装业,以泰普森休闲用品、天堂伞业为代表的休闲用品业,以绿能热电、德能天然气、振能天然气等为代表的新能源业,以天马轴承、运达风电、跃进机械等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以华之杰、新远见、莫干山竹胶板等装饰材料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业,以中科生命、我武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业等,都已初具产业集群的特征。按照“4+1”产业发展战略,开发区将排出一批重点建设企业,实行“一企一策”,促进企业膨胀发展,确保今年完成规模企业产值超100亿元。同时,加大对有上市意向和上市潜力企业的扶持力度,力争2011年全区实现上市公司“保一争二”目标,确保实现零的突破。 大产业优化大发展,关键要优化增量,就是要在产业链的延伸和拓展上下工夫。发展配套型企业是建设大企业、延伸产业链的一种有效途径。去年,开发区在招商过程中深化产业招商,成功引进了3家五金加工企业,为泰普森公司生产配套产品,延伸了户外休闲产品的产业链。“吸收紧密配套型企业,不仅减少交通成本和运输成本,大大提升生产能力,还可以提高我们这个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在开发区的重点培育和扶持下,泰普森公司近年来迅速壮大,董事长杨宝庆表示,泰普森要在5年内建立起一个现代化生产体系,成为国内最大的户外休闲用品生产经营企业,进一步做强做大企业,要在开发区形成户外休闲产品产业集群。 德清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在近两年的产业发展规划中,开发区在鼓励大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剥离“大而全”的非核心业务,吸收配套型企业,“轻装上阵”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将积极引导更多的中小企业当“配角”,围绕本区域主要产业链主动参与专业化分工和产业配套,做专做精做强,壮大“蚁群经济”。 大产业优化大发展,就是要优化增量,调整存量,也就是要处理好“新”与“旧”的关系。换言之,就是要坚持把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提升传统特色产业竞争力产品附加值有机统一起来。开发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大力培育大企业,大力发展大产业的同时,开发区今年还将着重引导产业二次转移,建立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和产能过剩行业预警机制,及时淘汰落后产能。进一步优化开发区的产业结构,促进开发区的整合提升。 “奋战二年、进军十强”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大平台,实施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新的前进利剑已经擦亮。我们相信,两年后,德清经济开发区必将以更大更强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