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工作交流

成都市新都区探索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2-09-16 信息来源:法律服务部 字号:【

  近年来,成都市新都区坚定贯彻中央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的决策部署,紧扣劳动关系主体及其利益诉求多元化、劳动关系矛盾多发易发实际,聚焦劳动关系基层治理主题主线,着眼解决突出问题,探索出一条具有新都特色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基层治理新路径。

  一、强化组织领导,树好劳动关系基层治理“风向标”

  强化党建引领,健全组织机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企业和职工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格局。

  一是突出党建引领,增强基层治理凝聚力。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引领作用。实施“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双培养”机制,推动企业党员管理人员进入党组织班子,党组织班子成员进入企业管理层或列席重大会议。组建非公企业工会组织1200余个,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率动态保持在75%以上。设立党建工作指导站,建立党建指导员网格化联系制度,选派专兼职党建指导员、组建“书记帮帮团”,指导企业定期研究民主管理、矛盾调处、职工权益保障等工作。持续完善“1+N+N”联合组织生活会制度,创新开展政企主题党日、联合组织生活会等活动。整合各方资源,强化阵地建设,打造“蓉漂•先锋之家”,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

  二是夯实组织基础,提高基层治理战斗力。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列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全面深化改革重点项目,纳入营商环境建设和“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与中心工作一体部署、一体实施。区委书记、分管区领导亲自挂帅,成立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领导小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实体化设置三方委员会办公室;在镇(街道)、产业功能区对应成立基层组织,形成层层有领导、环环有人抓的工作体系。定期召开专题分析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定期研究解决问题,扎实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是健全工作机制,提升基层治理执行力。按照“区级抓标准、镇(街道)和园区抓推进、企业抓落实”的工作思路,明确49个区级部门、9个镇(街道)、3个产业功能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具体任务,建立“月月谈”、“季通报”、“半年报”、“年检查”制度,形成“横向联动、上下同频、末端落实”的工作格局。建立和谐劳动关系考核评价体系,制定考核评价规范,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年度目标管理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制定和谐文化示范企业认定规程,对首期认定的11家示范企业给予减免监察频次、社保稽核、培训指导等方面的政策关心和支持。

  二、深入创新实践,解好劳动关系基层治理“应用题”

  坚持问题导向,探索建立劳动关系基层治理机制,以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多元化解新机制,夯实社会稳定根基。整合政法、法院、人社、司法、工会等调处职能,建成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联动处置中心,有机衔接劳动监察执法、调解、仲裁、法律援助、司法确认等职能,形成工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五调联动”,已为430余名来访者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服务,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9起,成功调解56起,调解成功率达62.9%。广泛吸纳人力资源公司、劳动关系协调员等社会力量,壮大人民调解队伍,已聘请兼职仲裁员6名,培训认证人民调解员154名。加强对协商解决涉疫情劳动关系问题的指导帮助,对240家重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骨干进行专项培训,促进企业劳动关系规范有序运行。2020年,新都区受理举报投诉案件、劳动纠纷争议案件分别同比下降9.2%、10.7%。

  二是建立公共服务新体系,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依托“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平台,着眼构建“1+3+9+N”劳动纠纷调处模式,建立1个区级公共服务中心、12个公共服务超市、N个公共服务驿站,打造劳动关系公共服务三级体系,为企业和职工提供投诉举报、调解仲裁、法律援助等综合性服务,实现“一窗式”受理、“一条龙”办理。系统完善“理清需求、明确供给、优化共享”三张清单,精准提供基础服务、精品服务、关联服务三类公共服务产品。打造公共服务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劳动纠纷调解、人才招引、薪酬设计、管理制度制定等劳动调解服务和人力资源服务。优化特殊工时审批流程,企业申报材料由8项减少为6项,经办时间由20个工作日压缩为10个工作日。

  三是建立源头治理新模式,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坚持预防为主、调解为主,推动劳动纠纷“不出厂区”“不出园区”“不出社区”。探索建立劳动关系风险监测体系,共享人社、综治、公安、信访等部门劳动关系数据,实时掌握劳动关系动态变化。推行工资支付信用承诺工作,2020年以来全区1540家用人单位自主签订承诺书,欠薪案件同比下降12.3%,工程建设领域欠薪应急突发情况同比下降15.2%。试点开展“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预警和谐等级四级划分,及时研判劳动关系风险态势。设立“3•20”劳动关系宣传日,持续开展宣传活动,深入普及劳动关系法规政策。指导企业建立完善工会组织,推进厂务公开制度化、规范化,畅通职工民主参与渠道。在镇(街道)、产业功能区创建“企业共享空间”,在企业建立“职工共享空间”,夯实劳动纠纷自主化解工作基础。针对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外来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的实际,开展职工融入企业、家庭融入社区、子女融入学校“三融入”活动,营造和谐融洽的劳企关系、社区生活、教育环境。

  三、注重联动协作,弹好劳动关系基层治理“和谐曲”

  注重引智借力,强化示范引领,加强交流互动,着力提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质量。

  一是汇聚社会力量,提升基层治理质效。与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共同建立新都劳动关系教学科研创新实践基地。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收入分配等方面的课题研究,邀请专家学者参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研讨会,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截至目前,已引导科研机构、专业律所、社会组织等23个社会力量参与共建。

  二是注重引领驱动,发挥企业示范效应。立足区内产业实际,以轨道交通、航空动力、智能家居、智慧物流为重点,依托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互动,通过产业发展提升和谐劳动关系质量。注重特色文化引领,借助新都特有的“升庵”家风文化、“客家”文化、“三香”(书香、花香、佛香)文化,开展和谐文化企业评定示范活动,引导企业将文化软实力融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强化龙头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由6家企业发起成立和谐劳动关系促进会。

  三是加强交流互鉴,共同提升工作水平。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双重机遇,推动劳动关系工作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签署合作协议,举办高端论坛、“成渝共建”研讨会,建立劳动争议案例分析共享机制,加强劳动关系领域交流合作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电子劳动合同签订规范运行。加强与其他试点地区交流互动,坚持在相互交流中共同提升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水平。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供稿)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