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赵明辉:“四个突出”让村企共赢“换样子”
突出政治性,高位推动“定调子”。今年,云南省政府将“万企兴万村”行动列入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制定行动方案,召开工作会议2次,开展联合调研3次,指导16州(市)、129个县(市、区)全部启动行动,动员工商联会员企业、商(协)会、外省云南籍企业家开展“回报家乡”专项行动,对27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制定倾斜帮扶方案,组织社会力量开展县、乡、村三级结对帮扶。
突出示范性,培树先进“立旗子”。培树宜良县等作为“县”示范点,推广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好做法。省工商联把定点帮扶点孟连县芒信镇作为“乡”示范点,为该县“一县一业”牛油果产业争取省农发行贷款资金2亿元,并纳入省农发行产业发展规划。挑选姚安县光禄镇福光村等作为“村”示范点,总结推广由“后进村”变“先进村”的成功经验。
突出多样性,整合资源“搭台子”。云南省工商联、上海市工商联开展合作,在“十四五”期间对产业帮扶、消费帮扶、就业帮扶等作出规划。去年底,两地工商联举办“云品入沪”展销活动,现场签约销售云品1.2亿元。云南省通过东西部协作新增引导落地的上海企业60余家,到位资金2.07亿元。去年,省工商联建立“工商联+光彩会+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已覆盖重点企业2000多户,发放贷款60多亿元,贷款余额240多亿元。
突出实效性,村企共赢“换样子”。云南省把“万企兴万村”行动与省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结合起来。目前,全省参与“万企兴万村”的企业、商会1646个,兴村项目2259个,结对帮扶村2054个,经营类项目投资总额430多亿元,其中406家民营企业在重点帮扶县投资兴业,实际到位投资12亿元。引导民营企业努力形成“大企业龙头引领、小微企业遍地开花”配套发展的乡村产业发展格局。
(该文摘自全国“万企兴万村”行动工作推进会上的发言)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