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行”开启公益救助新模式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高原干燥地带,受长年强紫外线照射和风沙影响,是白内障高发区。全区每年新增9000多例白内障患者,其中40%集中在贫困家庭,因患白内障丧失生产生活能力而致贫返贫的情况也多有发生。
2015年6月,以践行“致富思源、扶危济困”的光彩精神,推进脱贫攻坚为切入点,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内蒙古光彩事业促进会会长布小林亲自倡导由内蒙古光彩事业促进会牵头,内蒙古光彩事业基金会、自治区红十字会、自治区扶贫基金会、老牛基金会等组织共同参与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计划用3年时间,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时,为全区低保对象、农村牧区五保户和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白内障患者免费实行康复手术1万例,解除患者病痛,让他们重见光明,摆脱生活困境,亲眼见证祖国北疆亮丽前景,与全区人民一道共享全面小康美好生活。
据悉,截至2018年8月,此项行动已覆盖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和所有旗县,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17766例,同时,对手术患者全部回访,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成功率达100%。
开辟公益救助新模式
通过“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让贫困白内障患者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能力,享有了健康和尊严,重新燃起建设美好家园、追求幸福生活的希望和信心,实现了精准脱贫。彻底减轻了家庭负担,提高了家庭生活质量,实现了惠民利民。同时,切实保障当地困难群众的健康福祉,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内蒙古大草原传为佳话。
据悉,内蒙古党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主动协调政府部门支持,积极调动自治区工商联会员企业积极性,整合社会团体和民办医院资源,动员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形成了“党委支持、政府引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公益救助新模式。
与此同时,企业家和社会团体纷纷响应“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布小林亲自倡导成立的内蒙古光彩事业基金会,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筹集到内蒙古包商银行、伊利集团、亿利集团、伊泰集团、蒙草集团以及呼和浩特金谷农商银行等企业共1000万元资金,内蒙古红十字会筹集400万元、老牛基金会筹集600万元;民办医院——内蒙古朝聚眼科医院主动承担了参加活动的医疗人员和手术车辆等费用。
据悉,内蒙古“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群体在2016年被评为感动内蒙古人物特别奖集体。“光明行”活动在2016年亚洲防盲基金会成立35周年暨第18届中国复明扶贫流动眼科手术车研讨会上,荣获亚洲地区唯一特殊贡献奖。在2018年9月民政部召开的第十届中华慈善奖表彰大会上,内蒙古“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问鼎中国公益慈善领域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
融入一带一路开启新征程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内蒙古打好脱贫攻坚战,难点在基本医疗这一块,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的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小林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郑重提出:“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要实现常态化“。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主动作为,立即行动,围绕自治区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以不断深化拓展“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为抓手,建立长效机制,推动新一轮“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进入新征程。
启动全区新一轮“光明行”社会公益行动。计划从2018至2020年,继续在全区开展“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到建党100周年前,再为全区贫因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10000例,免费为100万名贫困旗县3-18岁青少年儿童进行视力筛查并建立档案,为5000名贫困家庭真性近视青少年儿童免费配带近视镜,为1000名贫困家庭斜视青少年儿童免费实施矫正手术治疗。
同时,主动融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启动“光明行”蒙古国行动。计划从2018年到2022年,每年为蒙古国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100例,5年共实施500例,促进中蒙民心相通,发挥两地侨商的作用,推动中蒙合作持续深入。
此外,动员更多的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活动中。该活动组委会经过积极协调,参与活动的实施单位内蒙古自治区红十字会、内蒙古光彩事业基金会、老牛基金会再次各捐资500万元,共计1500万元继续支持“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内蒙古鄂尔多斯投资控股集团、汇能煤电集团、蒙泰煤电集团、满世投资集团、乌兰煤炭集团等爱心企业又分别捐款500万元,中国平安集团捐资450万元,中国光大银行捐资120万元,朝聚眼科医院集团捐资250万元、旭永眼科医院捐资250万元、“博爱光明基金”投入600万元,共计4170万元积极支持“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汇聚起了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广泛爱心,为“光明行”社会公益活动新一轮实施,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