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万企帮万村>典型案例

贵州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9-06-03 信息来源:扶贫部 字号:【

  贵州娘娘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2013年牵头与盘县普古银湖合作社共同组建了贵州娘娘山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建设项目。园区总规划面积275平方公里,总投资50亿元。按照高一格脱贫、快一步致富、早一点现代化的目标,在贵州娘娘山生态农业旅游开发公司的统领下,创新支部、合作社、产业和驻村干部4个“1+8”模式,最大化整合一切资源要素,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一是支部“1+8”。娘娘山园区联合舍烹、新寨、播秋等8个村党支部,创新党组织设置,组建了全市第一家联村党委——娘娘山联村党委。按照“一村一策、一村一社、一村一产”的思路,坚持村务共商、规划共谋、资源共享、产业共建、矛盾共调,达到和谐发展的目标。同时,也让各村党组织参与到发展中来,增强村级党组织履职能力,增加村级集体积累。

  二是合作社“1+8”。为让更多农民增收、更多贫困户参与,联村党委按照“入社自愿、退社自由,整村发动、一户一入”的原则,成立了舍烹村、播秋村等8个村级合作社,同时把村级合作社作为银湖合作社的分社。总社负责统一规划、统一布局、统一培训、统一经营,建立“总社+分社+农户”机制,形成“总社牵头抓管理、分社负责抓实施、群众参与抓生产”的格局。目前,8个合作社已覆盖农户2950户,入社率达95%。

  三是产业“1+8”。联村党委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理念,坚持农旅融合的发展导向,以生态旅游、健康养生、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特色养殖、会务培训、餐饮住宿、民族文化开发8种产业为支撑,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并逐渐辐射带动周边村寨,实现8个村产业全覆盖。

  四是驻村“1+8”。创新推行联村驻村工作队,按照党委下辖8个驻村工作组整合起来组建了联村驻村工作队,按照基本职能正常履行、专业技能跨村利用、重大项目集体攻坚的原则,由联村党委协同管理、综合使用,实现驻村帮扶资源的有效整合、精准利用、科学配置,提升了驻村帮扶成效。

  通过4个“1+8”模式,推动扶贫产业连片、美丽乡村连线,实现全域产业、全域扶贫,园区连续三年被评为省级重点农业示范园区,并获得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全国优选旅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省级党建扶贫示范基地、“三变”发源地等称号。2012以来,园区累计带动8个村1117户3962人脱贫,园区核心区舍烹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不足4000元提高到14600元,其他7个村人均纯收入也从2012年的不足3000元提高到9570元。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