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万企帮万村>典型案例

凯迪生态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2019-06-03 信息来源:扶贫部 字号:【
  凯迪始创于1992年,是一个以生物质能源为主业、上下游产业链完整的控股型集团化公司。凯迪在扶贫模式、帮扶机制创新上:

  一是确立了生物能源产业精准扶贫模式,即1+3+N,以生物质能源产业为依托,通过生物质发电、燃料利用和林业产业三个业务板块提供燃料采收、加工、电厂就业、林地流转、管护、经营、物流运输等多种精准扶贫渠道。

  二是建立了“政府主导、企业化运作、市场化机制”的帮扶工作机制和“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链接机制。

  三是在实践中推动实施"1115"燃料利用产业扶贫工程,即1个生物质电厂周边建设100个村级燃料收购点,配套组建100个专业合作社,通过燃料采集、加工、运输三个帮扶渠道,每个村级点至少带动10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年增收5000元以上。

  四是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产业扶贫的组织保障体系和双十精准产业扶贫工作标准,以保障和推动公司产业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20164月份,在湖北省委、省政府、省扶贫办、省工商联的指导和帮助下,按照上述扶贫模式和帮扶机制在湖北省蕲春县打造生物质能源产业扶贫示范项目,并作为201610月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的参观现场。2017年以来,凯迪将湖北春产业扶贫成果在全国全面复制推广,产业扶贫效果又取得了新进展:

  一是燃料利用产业扶贫成果不断放大。据统计和扶贫台账显示, 201716月,凯迪在全国投运43家电厂,建成投运1504个村级燃料收购点,配套成立生物质燃料产销专业合作社785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334人,人均增收2415元,增收5000元以上178人。

  二是林业产业扶贫稳步推进。据统计,凯迪在全国16105县流转1018万亩林地,其中流转的个人林地涉及3.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支付林地流转费1196万元,年户均增收 313元;流转集体林地涉及1141个村,其中573 个为建档立卡贫困村,辐射8.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年支付林地流转费3988万元,年户均增收480元。通过林地流转帮扶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年增收5000元以上180人户。

  三是电厂辅助用工产业扶贫形成常态。凯迪通过非技术工种吸收贫困户实现就地就近就业,通过技能培训使其成为熟练产业工人,这些岗位直接面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成常态。目前,有120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在凯迪电厂工作,平均年收入2.8万元以上,劳动技能水平高的最高收入5万元以上。

  四是教育扶贫已见成效。20179月,凯迪向湖北省青少年基金会分期共捐赠5000万元,年捐赠1250万元,用于资助2000名贫困大学生、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和发展贫困地区公益事业。

  五是金融扶贫有序推进。201718日,与中国华融携手成立国内首个绿色产业扶贫基金,推进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工作,基金规模为500亿元,现已开启实质性合作,首个项目落户湖南永顺县。

  六是文化扶贫广泛受益。2017年,由凯迪冠名出资120万元,与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扶贫办、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在鄂境内联合开展“构建精神支柱,助推精准扶贫”送电影下乡活动,现已启动了开播仪式和10个专场播放及6000场送电影下乡,贫困地区广大贫困群众广泛受益。

  七是捐资扶贫雪中送炭。2017年,已投运43家电厂向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累计捐资近74.1万元,向当地贫困群众施援手,播爱心,830名贫困群众收益,彰显传统美德和履职尽责社会担当。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