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商会党建工作模式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党委积极探索“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以共建求发展”的党建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双向报到、双向管理、双向服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走出了一条异地商会开展党建工作的新路子,荣获“北京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示范单位”称号,被评为“北京市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窗口”和“福建省工商联第一批党建工作联系点”。
一、突出重点,抓好党建工作关键环节
一是把好入会关口,解决信息统计难问题。商会党委从会员入会抓起,在会员登记表里专门设置企业党员情况栏,建立原始档案。利用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变动等时机,及时更新完善党员信息台账。
二是坚持五个同步,解决支部组建难问题。商会党委坚持教育引导、筹备指导、跟踪服务、规范建设和激励保障“五个同步”,加强组织覆盖。在党委成立大会上,邀请会员企业属地的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参会指导,及时做好党组织隶属方和属地方“双报到、双管理、双服务”,推动支部融入当地,对接当地资源,服务驻地发展。
三是下拨专项经费,解决活动开展难问题。商会成立党群工作部,配备2名专职党务工作者和1名专职党委副书记。把党建经费纳入商会年度预算,每年划拨10万元作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每月为独立法人单位兼职书记发放200元补贴,有效调动了各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的积极性。
二、遵循规律,把握党建工作正确思路
一是注重党员教育方式创新。商会党委利用微信设立“党建汇”“党组织书记”“入党积极分子”等网络课堂,开设“党建动态”“党务园地”等专栏,有效解决了流动党员工作地分散、集中学习难的问题,被誉为“指尖上的党建”。
二是注重党建工作方法创新。商会党委深入基层党组织 报道优秀党员先进事迹,编印《党旗耀我心》一书,在各党组织中开展“学标、树标、达标”学习活动。推进年度重大主题教育,抓好工作总结提高,商会的“两学一做”经验做法被北京市社会建设信息专刊转发。
三是注重党建理论研究创新。商会注重加强调查研究,用理论指导实践。研究课题《加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打造精准服务党建品牌的实践与思考》《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党委实施“五心工程”切实提升商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先后在市、区获奖。
四是注重区域党建共建创新。商会党委先后与全国工商联宣教部党支部、省政府驻京办机关党委、朝阳区安贞街道工委、中关村金隅环贸科技商务区联合党委签订党建共建协议,积极探索民营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发展规律,构建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促共建的党建工作体系。
三、改进作风,提高党建工作实效
一是做好分类指导,突出抓好重点。商会党委下辖既有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也有商会发展服务中心、基金会等,党委注重牵住牛鼻子,把地市、行业商会党的组织覆盖作为重点来抓,确保10个地市(区)、13个行业商会党组织全覆盖。着力做好商会负责人、企业出资人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四个意识”,先后组织成立21个民营企业党组织,联系已成立的23个会员企业党组织,加强双报到、双管理、双服务工作。
二是全程跟踪指导,工作落实到位。党委制定分工挂钩帮带基层党组织制度,全体委员先后参与党组织成立、换届指导、民主生活会、党日活动130多人次。加强对所属党组织党务力量配备、落实党建工作安排、加强党建阵地建设等工作的管理,实现党建专人负责,工作落实到人。
三是盯住难点指导,主动靠前服务。针对兼职书记多,党务知识欠缺的实际,组织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参加示范培训班30多场,轮训170多人次。党委每年组织红色之旅、专题党日等活动,参与党员达600多人。
四、强化服务,发挥党建工作政治功能
一是办好党和政府要求的大事。商会响应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号召,组织会员企业结对90多个贫困村。响应省政府“民资回归工程”号召,30多次组织会员企业回乡考察,到目前已有600多家会员企业回乡投资创业。全力配合非首都功能疏解,举办加快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工作现场推进会,引导纺织服饰、鞋业等商会及其1000多家会员企业从大红门、动物园、木樨园等商圈、市场撤离。
二是办实会员企业关注的要事。协调莆田一中教育集团、海淀区尚丽外国语学校和莆田商会开展合作办学,近三年来共招收400多名学生,较好地解决了闽籍企业家、在京从商人员的子女入学问题。成立闽商资本、闽商基金、海西咨询等公司,帮助会员应对融资难、融资贵、交易成本高等困难。为20多家驻京闽籍商会和110多家会员企业协调在京就医、涉法、工商等问题。成立北京福建青年人才工作委员会,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组织在京二代闽商未婚企业家、闽籍企业家未婚子女600余人参加联谊交流,开展沙龙、创新创业交流学习活动30余场次。
三是办妥扶贫济困的好事。积极组织会员参与公益事业。发动210多位企业家参与结对帮困,为1000多名闽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资助3000元。牵头成立北京京华公益事业基金会(公募),先后募捐善款2.3亿元,大力开展捐资助学、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受益人群达1000万。
(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供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