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工商联持续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建立政企沟通机制 促进转型创新发展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工商联持续推动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中,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工商联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务实,走出了一条政商关系和谐、政企相互信任、同心共谋发展的工作新路,“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在武进得以充分展示,武进区工商联“在联字上做文章、在服务上树形象”的宗旨得以充分彰显。
注重建立政企沟通长效机制。武进区工商联着力深化政企沟通工作机制。一是主动争取领导。在区工商联推动下,区委明确由副书记分管工商联,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联系工商联。在此基础上,还积极争取基层党委政府的支持,镇(开发区)党政主要领导同民营企业家座谈,听取意见,形成了良好的政企沟通格局。二是整合职能优势。按照区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区政府有关部门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对口联系的意见》,武进区工商联利用组建行业商会契机,请相关职能部门指导商会工作,提升商会协调服务能力。三是建立工作规范。区工商联会同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制定了《关于区工商联和基层行业商会会议规模的建议》,明确参加区工商联系统各层次会议的四套班子领导的规格、人数,确保区工商联系统相关会议、活动能有相应的区领导参加,并形成制度。
注重搭建平台促进政企互动。长期以来,武进区工商联主动搭建平台,邀请市区主要领导与全区重点骨干企业家共谋发展良策。如2014年10月,针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剧、企业矛盾困难凸显的实际,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领导干部进企业、政企同心促发展”活动安排,武进区工商联配合区委、区政府牵头组织区各行业商会,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分别牵头召开了11场行业政企座谈会,共梳理企业困难问题72条、意见建议101条,为区委、区政府全面了解行业情况,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了重要依据。充分发挥基层行业商会阵地作用,开展分行业专题调研、各级扶持政策落实情况等调研,并将调研汇总情况第一时间上报区委、区政府。武进区工商联已成为区委区政府调查研究、收集民意、征求意见的主要渠道。
注重靠前服务帮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多年来,武进区工商联牢固树立“以作为赢地位、以服务促发展”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宽服务领域、提升服务成效。武进区工商联紧密联系、广泛团结、积极引领会员投身武进改革发展、经济建设,在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引导会员加快上市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成为区委区政府推动经济发展非常倚重的“职能部门”。武进区工商联创新商会服务,依托信息、培训、法律维权、健康保健等五大服务中心,在推动银企对接、搭建融资平台、组织院企合作、实施专业维权等方面不断进行拓展和延伸,用真心诚意的服务赢得了会员的信赖,成为了企业的“贴心人”,会员的“娘家人”。
注重引导企业家坚定信心牢记责任和担当。武进区工商联按照“三强一好”标准,以两个健康为主题,努力建设一支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一是强化教育引导。武进区工商联持续开展理想信念报告会、企业家社会责任报告会等活动,打造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品牌。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重要讲话发表后,武进区工商联迅速组织学习,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信心,做到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二是实施常态化培训。武进区工商联连续23年每年举办一期厂长(经理)培训班,会同组织部举办了10期清华武进总裁班,相关行业基层商会积极开展培训,确保企业家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积极奋发的创业激情。目前,培训人数超过1万人,占全区民营企业家总数的40%以上。三是引导企业回报社会。武进区工商联引导会员投身光彩慈善事业,从扶贫济困、到教育医疗共建、再到社区共建,从大型慈善募捐、到支援汶川抗震救灾、再到参与援疆行动,从“千企联百村、共建新农村”三年行动、到城乡共建两年行动、再同心共建光彩行动,武进民营企业家的爱心奉献从乡村、到全区、甚至走向全国。四是关注年轻一代培养。武进区工商联从2008年组建区青年企业家商会开始,大力推进镇级青商会全覆盖,组织青年企业家开展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组织邀请区领导与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谈心交流,引导他们真正做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有责任、有能力的新时代企业家。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