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组织建设部工作活动专题>德胜门大讲堂第十二期>活动演讲

主题演讲:人工智能机器人科技创新教育

发布时间:2019-05-27 信息来源:全联城市基础设施商会 字号:【

陈志成,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基础专委会常务委员、国际信息研究学会中国分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

 

  人工智能应用趋势:已走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阿尔法狗、机器人写诗、索菲亚机器人办了身份证、医疗领域中的小型微型机器人,到军用无人机、消防机器人、餐厅机器人、安防机器人、家庭陪伴机器人等。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痛点:当前教育最痛点问题是单纯知识型教学, 学习和运用知识都比较僵化,缺乏创新人才培养,尤其中小学没有养成“创新动手思维习惯”!

  科技教育人才的培养要从“验证性”到“创造性”,要找到创新的教育模式,通过科学普及让孩子喜欢科学、科技,提升动手能力,人工智能机器人能够很好地培养训练“创新动手思维习惯”!

  选择AI机器人作为教育突破口,以“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为核心集成多种技术,体验式教学更加容易培养创新人才。大学开始“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专业,配合高考改革,中小学也要逐步开设相关课程。教育要进入智能教育4.0时代,即以人工智能应用,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取“教育信息化+人工智能=智能教育”模式。

  人工智能教育的三个层次:第一,校企联合办机器人专业,由学校和企业联合办学,其他方负责当地办公,人员,招生等工作。联合负责教学课程、实验室建设等;第二,建立科技创新实验室,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无人机自动化物流系统等科技创新实验室;第三,机器人创新课程培训,建立合作培训机构,课程培训合作、提供实践锻炼基地、认可学分。

  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驱动“教育信息化”逐渐向“智能化”发展;智慧校园、智能教学系统、教学辅助机器人、中小学科创课程。建议从三个层面入手:

  第一,学校层面:建智能校园、建实验室、开设课程、提升影响力与竞争力;

  第二,教师层面:AI机器人师资培训、参与课题、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

  第三,学生层面:协同育人、成立社团、参与竞赛、提升科创能力与拓展升学通道。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