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专题专栏汇总>组织建设部工作活动专题>德胜门大讲堂第十期>活动演讲

主题演讲:当前国际经济新动向与我国未来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9-03-16 信息来源:会员部 字号:【

  大家知道,昨天刚开完两会,在昨天的政府工作报告获得了2945票的赞成,0票反对,3票弃权。那么从报上大家知道,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工作报告获得的最高支持率。我想这个支持率有点像今天的天气一样,大家心情好,代表大家对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领导核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来引领我们的经济发展盛世。

  这让我想起在1月份的时候,我去参加达沃斯论坛,今年在达沃斯的时候天气也特别好,因为我过去参加达沃斯论坛不下10次,每次去都是风雪交加的,但是虽然气侯非常好,可是在达沃斯论坛上面大家的心情特别沉重,特别的彷徨,可以讲说是我参加达沃斯论坛以来大家心情最不好的一年。

  这两个形成很大的对比,为什么在国际上大家心情这么沉重呢?我想一下,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发达国家从2008年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到今年第10年,但是发达国家他们的经济还没有真正的恢复到危机之前的状况。研究经济学的人知道,发达国家他们在危机之前平均每年经济增长速度一般是在3%3.5%之间,在发达国家当中,目前大家认为最好的是美国,美国去年经济增长速度只有2.9%,没有达到3%3.5%之间。而且发达国家如果在危机之后,它经济真正的复苏一般会有1-2年,以高于3.5%甚至5%6%的经济增长,这是因为在发达国家发生危机的时候,就业水平比较低,收入增长水平增长比较慢,发达国家一般家庭对于一些长期的生活品的投资和购买就会减少。你比如说在美国,一般家庭用汽车交换新车,如果经济危机不好的时候,大家不换车的也就不换,用8年、9年、10年,如果经济复苏了,未来发展好了,他就会把前几年该换的车一次性的就会换,就会促进经济增长。

  发达国家房子大家也知道一般由木头建的,隔1015年就要大修一次。同样的情形,如果经济状况不好,那房子总是很难住,该修的不修,等到经济真正复苏了,大家有信心,那么就会集中一次去修,同样的,经济增长就会比较快。

  美国到现在10年,它不仅没有恢复到3%3.5%的增长,更没有出现一年、两年5%6%的增长,更何况去年2.9%的增长还在特朗普非常大幅度的减税之下才取得的成绩。因此,大家对美国的经济增长在今年在明年,实际上都是看的淡的。按照一些国际机构的预测,美国的经济增长今年可能只有2.5%,明年呢?可能只有2%

  美国是在发达国家当中表现最好的,像欧盟的国家从2008年以后,它现在的经济增长只有在1.5%上下波动,距离3%3.5%还有很大的距离。日本我们更清楚,从1991年它泡沫经济破灭以后,到现在2627年了,它的经济增长速度是在1%的上下波动,即使像安倍推出安倍经济学,恢复日本经济增长的态势,但到现在还是遥遥无期。

  那么发达国家为什么从2008年危机到现在,已经10年了,它还没有真正恢复呢?原因是一个国家如果出现金融经济危机,必然有一些内部结构性的问题要解决,如果你不去推行结构性的改革,那经济就很难真正恢复到正常的发展态势。这也就是为什么在2016年杭州开峰会的时候,当时在峰会一个共识,就是每个国家都应该推行结构性改革。可是发达国家到现在没有推行结构性改革,可以讲说雷声非常大,但是雨点非常小。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因为在发达国家要推行结构性改革主要内容,它的工人、社会福利水平太高,要减少福利,他的金融机构杠杆率非常高,要去杠杆,它政府财政赤字比例非常高,积累财政赤字一般超过国内生产总值100%以上,应该减少政府财政赤字。这些改革措施如果真的能够到位的话,比如减少福利就会减少企业成本,那么企业竞争力应该会提高,金融机构真的能够降杠杆的话,那爆发金融风险危险就会少。如果政府真的能够减少财政赤字,有国内国外经济冲击的时候,政府采取反周期的能力,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干预的能力比较强,经济就会稳定。这当然就是好的。

  但是这些结构性改革在推行的时候都会减少消费、减少投资,导致经济增长率下滑。可是现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这么低,所以这些发达国家领导以及社会各界,明明知道结构性改革至关重要,但就下不了这个决心去推行。你如果不推行结构性改革,根本性问题就没有消除。

  在这种状况之下,发达国家就以非常宽松的货币政策,所谓数量宽松,不断的印钞票,来维持经济的一定增长速度。本来印钞票目的是降低利率,发达国家的利率确实从名义上来讲,原来0%,现在即使升高一点,1%2%。但是如果从真实利率角度来看,基本上都是0利率,日本是这样,欧洲是这样,美国也是这样。那么这么低的利率,本来是希望企业拿了钱去投资,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可是发达国家经济非常疲软的时候,需求当然就少了,那就会导致一些现有的产业产能过剩,在发达国家现有产业中是在世界最前沿,当它出现产能过剩的状况之下,很难找到新的、好的投资机会,你即使说像3D打印或者电动汽车,这是一个新的增长点,但是相对于它现有产业新的增长点非常少,比如电动汽车现在最有名的是特斯拉,去年产量就5万辆,但是美国汽车产业产能是3000万辆,你在3000万辆汽车产能没有过剩,即使电动汽车有不错机会,相对于存量来讲,增量太少了。比如特斯拉今年目标是50万辆,那50万辆靠中国上海投资才可能拿到。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货币这么便宜,真实经济没有投资的机会,就导致那些廉价资金大量进入到既有投资性的,像股票市场,这方面我记得很清楚,2008年我刚到世界银行担任高级副行长首席经济学家的时候是6月份,美国纽约股票市场12000点,当时业界跟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美国股票市场有很大的泡沫,12000点有很大的泡沫。现在纽约股票市场是在25000点上下摇摆。美国实体经济没有恢复,但是股票值是翻一番还多。这种情况下如果说2008年有很大的泡沫,那现在泡沫必然就更大了。实际上在投资股票市场的这些人,他们是心知肚明。因此就导致现在美国纽约股票市场波动特别厉害,任何一个信息都有可能导致调整。

  当一个股票市场在短期进行这么大的上下波动,实际上它预示着这个系统很不稳定,因此在这些达沃斯论坛上面,在整个会上我听的最多的一个词,用英文讲叫“调整”,但是它用调整这个词,其实是他不愿意用“危机”这个词。大家想,纽约股票市场可能今年会崩盘,也许明年会崩盘,因此导致大家情绪会非常彷徨,这是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个原因逆全球化,我们知道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的政府跟它的跨国企业推动的,而达沃斯论坛实际上是这些跨国企业跟政府部门每年举办最重要的论坛,这个论坛本来是在推动全球化的。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实际上是有些好处的,因为全球化让各个国家可以更好的按照它的比较优势来发展它的经济。总的来讲你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话,那大家生产效率会提高,经济会发展的比较好。

  像我们国内,过去这40年经济发展每年达到9.4%,相当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抓住了全球化的浪潮,给我们提供了机会。但是发达国家全球化过程当中,总体来讲对他们也是有利的,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伴随着两个现象,一个是工人的真实工资,一般蓝领工人真实工资,过去二三十年没有增长,真实工资没有增长。第二个,这些发达国家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它背后的原因,它虽然跟全球化同时发生,但是背后的原因其实不是全球化,你说发达国家它蓝领工人工资没有上升,其实是有经济学家持续做一些分析,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工资水平很高,所以这些企业家既有积极性,去用机器替代工人,就像国内最近工资上涨,东部沿海很多企业家开始用机器替代工人。那发达国家工资比我们高多了,所以他们企业家就有了很大积极性,用机器替代,这是它真实工资不上涨最主要的原因。

  再来,为什么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其实一方面从7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推动金融自由化,在金融自由化的时候就导致华尔街这些金融机构,利用金融自由化的机会,然后导致它大量的利润往金融企业集中,比如说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之前,美国华尔街这些金融企业它的利润占美国整个经济利润的40%,那就出现了1%的人他的收益远远比其他99%的人高。这是一方面的原因。

  第二方面的原因,80年代以后高科技企业出现,像微软、IBM,后来出现谷歌、facebook、亚马逊,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出现。高科技企业出现以后,马上从一个创业者,一下子变成百亿美元,或者是几十亿、几百亿美元的大富翁,一般人很难参与创新的就业机会,本来就业机会就非常少。所以发达国家出现大量往金融,跟高科技人才走。那一般家庭他的收入增长,相对他们的增长慢的多,因此就出现原来的中产阶级比重在发达国家不断下滑。这是在全球化过程当中出现的现象,但是它背后的原因并不是全球化,而且实际上全球化对他们带来的还是好处为主,比如全球化让美国工人、美国一般家庭可以享受廉价的进口产品,他真实工资不增长,但是他生活所需要的产品价格水平,所以他生活水平提高,对他来讲有好处。可是一般人他不是经济学家,他并不懂得这些经济分析,因此就给一些政客,利用在全球化过程当中同时伴随的工人工资没有上涨,以及收入分配差距扩大,把矛盾焦点指向全球化。

  因此就在发达国家出现了保护主义、民粹主义的情形,这里包括英国脱欧,公投通过的,美国特朗普被选上,法国出现“黄马”甲的社会运动。这是反全球化产生的主要原因,发达国家如果不进行真正的让它复苏的结构性改革,经济可能会陷入长期的停滞,并且可能爆发危机。在这种状况之下,它全球化的情形可能会越来越严重。我前面提到达沃斯论坛本来是推动全球化的论坛,在这种情况下当然大家心情非常沉重。

  第三个原因,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因为从2008年以后,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源是中国,我们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30%,但是从2010年以后,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节节下滑,到了去年2018年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是6.6%,这是从1990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最慢的一个年份,尤其到去年下半年以后,这些经济下行的压力更大。固然现在政府公布的6.6%,应该是可信的,就像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李克强总理所讲,你要看我们的运输量、电力使用量,就可以作证中国在2018年时候增长速度6.6%是可信的。但是有些学者根据他很局部的调查,然后讲说中国去年经济增长速度只有1.7%,这样一个说法一说出来以后国际上到处在传播,我这次到达沃斯论坛上面很多人问我,说这个数字是不是可靠?然后他们基本上本来对中国工会论坛有影响,中国体制机制问题,对这样的数字他们感到担忧,为什么担忧呢?因为在国内有很多学者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国内原因造成的,比如人家讲是因为人口老龄化,认为过去经济增长是人口红利,现在劳动者的数量已经绝对量下降,这是中国经济增长下滑很主要的原因。在去年的时候又到处在讲国进民退,在一般人想法里面是我们在座的民营企业效率比较高,国有企业效率低,出现了国进民退的现象,这个现象确实有,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向,这里面包括在国际上研究中国经济非常有名的一个美国经济学家,叫拉底,他去年出了一本书《国有企业反击》。他们认为这是中国政府政策,认为民营企业比较有效率,你现在要内改革的趋势,所以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很可能会继续下滑。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增长动力来源,如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真的继续下滑的话,那整个国际经济会雪上加霜。这是这一次在达沃斯论坛上面,可以讲说是一个新的动向,我参加达沃斯论坛超过十次,过去跟这一次比最悲观的一次。

  在这样一个国际新动向之下,对我们来讲应该怎么样呢?对我们来讲的话,我想在达沃斯论坛的时候,王岐山副总理去做演讲,他首先讲我们对发达国家,它不进行结构性改革,我们也不能强迫它做结构性改革,如果它不做结构性改革的话,那发达国家很可能步日本的后尘,在国际经济学界这几年讨论非常多的英文叫“长期的经济停滞”,这是我们没办法控制的。

  在这种状况之下,最重要的是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要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要做好我们自己的工作,首先就必须对前面谈到的,从2010年以后我们经济增长节节下滑,它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在去年出现了很多所谓国进民退,它背后到底是什么?是不是政府政策造成的?这些我们要分析清楚,才能对未来做出准确的判断。

  对中国经济从2010年以后增长速度不断下滑,国际学界国内学界认为是中国自己体制机制的问题造成的,你比如说我们经济当中还有很多国有企业,一般确实国有企业效率比较低,跟民营企业比较起来。这是一些体制问题。还有虽然我们在2013年的时候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深改组已经出台的1000多项改革措施,但是那些措施要真正落实要相当长的时间,所以体制还有很多问题。中国确实也进入到了老年社会,这些问题都存在,有不少人认为我们从2010年以后经济增长不断下滑,是这些问题造成的。

  我个人看法,这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但是不是主要的原因?我认为不是主要的原因,有两方面,周围来讲这些问题都是长期问题,长期问题不会突然在这几年变得更严重,比如说体制机制问题,应该讲跟过去比我们已经进行了很多改革,尽管有很多体制机制问题,但是比过去比不是那么严重。人口老龄化是非常缓慢的变化,它不会说从2010年增长速度4.3%,现在变成6.6%,百分之零点几的变化,导致我们经济失掉30%40%的速度。这是从理论推论。

  更重要的是说在同一个时间2010年以后,其他金砖国家,像印度、巴西、俄罗斯,或者其他市场经济体跟我们同一个发展阶段,他们下滑的幅度都比我们大,没有所谓国有企业的问题,没有所谓的体制机制问题,它也下滑,下滑的幅度也比我们大。而且更能证明我的观点是东亚出口比重比较高的高收入经济体,像韩国、台湾、新加坡,他们是高收入经济体,而且过去表现在高收入经济体当中,他们增长率比一般高收入经济体表现还要好,同样的情形,他们2010年以后,经济增长速度都下滑,而且下滑的幅度都比我们大。所以从这样一分析比较的话,我认为2010年以后,我们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固然有我们的体制机制问题,但更主要的是外部性的,是周期性的。

  外部性的问题是我前面谈的,发达国家从2008年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到现在还没有复苏,他们收入增长就慢,他们需求增长就慢,他们进口增长就慢。发达国家现在经济比重占全世界还超一半以上,这一半经济增长慢了,进口需求少了,就导致整个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下滑。2008年之前,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以上,现在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比国际经济速度慢,而且国际经济增长速度是下滑的,这些就导致出口比较重的东亚经济体,他们出口增长速度下滑。就会影响这些国家经济增长速度。

  第二是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的时候,美国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维持就业,国际经济没有复苏,在这种状况之下,民间投资一定会有下降。所以没有新一轮反周期的措施,当然美国国家投资增长就会下滑。这些因素是共同的,才能解释为什么在同一个时期没有我们这些体制机制问题的其他国家他们经济增长也同样下滑。在这种状况之下的话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为什么在去年非常明显的,国有企业日子比较好过,民营企业日子比较难过,甚至出现民营企业小的不少的倒闭,大的交给地方国资委,这种国进民退的现象。我个人看法,这并不是像国外学界说中国政府政策变了,这实际上是我们在经济周期当中以壮士断腕的方式去坚决的推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带来的一些负效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去两年重点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去产能比如像钢铁产能减少20%,煤炭产能减少10%,这相当不容易做。但是去产能以后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导致的结果是当今价格涨了2倍多,煤炭价格翻了一番还多。结果是我们希望这么做,所以钢筋、平板、玻璃、煤炭价格能上涨。它上涨了以后,上游的产业其实去年盈利状况挺好的,上游产业大丰收,大型的国有企业,所谓去年大型国有企业盈利状况非常好,但是它带来的是什么呢?下游的价格增加了,下游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了。民营企业面临的这些投资品价格一上升以后,它的盈利空间就少了,甚至就不盈利了,这是事实。

  再是去杠杆,去杠杆总的来讲叫控制信贷,控制信贷的结果可贷资金减少了。过去民营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本来在没有控制信贷规模的时候它就不容易要钱,现在一控制信贷规模了以后,可贷资金减少了,再加上下游民营企业盈利状况也不好,银行为了自己的利润,为了他自己能够达标,因为他带给民营企业的权益更少,甚至出现抽贷的情形,导致不少民营企业资金链断,只好关了。

  过去对大型民营企业好像问题在贷款上面它并没有受到歧视,但是去年大型民营企业也很紧张,我想主要是因为大型民营企业在前几年金融创新的时候有不少用自己的股票,大型企业刚上市去质押,但是在去杠杆的状况之下,资金池减少了,导致的是什么?导致股票价格下跌,去年下跌到2400点。因此造成很多大型企业质押了股票在平仓线边缘,那就非常紧张了,如果停了仓以后,可能企业就很难欢声了。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有些大型企业为了断尾求生,愿意把企业交给国有管理,将来还把它要回来。

  不管国有企业、大型民营企业,去年资金都倍受紧张。大家知道环保大检查,出现所谓“环保风暴”,我们知道一般国有企业它规模比较大,它环保标准一般是比较高的,民营企业有很多环保标准没有达到要求,在很多环保大检查下,很多民营企业真的要达到环保达标的话,要投入很大,现在经营状况又不好,资金也很难,它就进行不下去。我想去年出现所谓国进民退,并不是两个毫不动摇当中已经动摇了,所以非常明显总书记从去年9月份以来,到今年连续6次谈民营企业的重要性,说并不是政策变了。

  从这样一个理解的话,我觉得今年我们的经济跟民营企业的发展会更好,为什么是这样的看法呢?首先来讲三去,跟环保执法,基本上能够达到阶段性的目标,产能去了20%,价格都已经恢复到这样的程度了,不会继续砍了,所以阶段性的任务已经达成了。环保同样的情形,已经阶段性达成了环保目标,但是我们不能放松,但是不会再去加强。这是一点。

  第二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然是我们现在主要的矛盾,当你前三项已经基本达标,主要矛盾转向第四项、第五项,第四项是降成本,企业成本里面很主要的所得税成本,还有增值税成本。去年国务院已经出台了,把每年的营业额在300万以下的企业,它的所得税已经降到10%了,营业额在100万以下的,它的所得税降到5%了,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非常大幅度的减税。再来的话,制造业的增值税在刚刚开的政府工作报告里面,从16%降到13%,这也是一个非常显著的减少成本。企业社保缴费要从今年5月份开始,也要按照各地情况进行调整,它的幅度我想大家都从报上看到了,它达到2万亿人民币,这是完全利好的消息,这些影响最大的是我们民营企业。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五点是补短板,这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很重要的一个内涵,补短板的话,比如说我们现在产业一般在中低端,即使有过剩的产能,钢筋、水泥、平板、玻璃、造船,这是非常低的,我们在中高端产业上面还有很多欠帐,那可以有很好的投资机会。另外,像在新经济方面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我们国内有这么大的市场,硬件的话我们有很好的能力,所以可以跟发达国家竞争。

  除了产业技术创新跟升级我们有很多机会,再有基建也有不少机会,城市内部管网普遍不足,还有地下通道、地下铁路普遍不足。再是环保,环保还有欠帐,这上面走绿色发展还要投资,还有城镇化,我们现在城镇化的比率占人口比重超过60%,发达国家普遍超过80%,我们还在城镇化的过程,城镇化就要建房、交通基础设施,这就是很好的投资国家。这是中等发达国家跟发达国家最大的不同,发达国家经济平好的时候应该找好的投资机会,但是它的产业在世界已经最前沿,产业过剩,不容易找到好的投资机会。它的基础设施一般都有了,顶多是老化。环保它已经不错了,城镇化已经完成了。所以我们有很多好的投资机会,补短板的机会。

  再来,补短板要资金,我们现在国内财政赤字比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到60%,这在全世界处于很低的水平,而且中国财政赤字跟外国财政赤字有很大的不同,外国财政赤字一般用于支持消费福利用了就没有了,我们财政赤字是用来做投资的,有资产。所以较2017年的时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了一个报告,把政府资产减掉一个负债才是真正的负债,从这个来看我们更低,因为我们政府绝大都是买投资,所以政府财政空间还是相当大的。

  另外,我们现在的储蓄率占国内生产总值到45-50%之间,在全世界最高,而且大部分全是民间储蓄、企业储蓄。我前面谈到经过这一轮的降低制造业的增值税跟企业的所得税以后,我想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会增加的非常多,尤其是属于短板的会增加很多,我们还有3万亿美元储备。再加上我们货币政策框架还挺大,我们利率相当高,降低准备金,增加信贷供给额度,降低利息,然后来降低投资框架非常大。我们相信我们在20192020年或者是未来几年,维持一个合理投资增长率完全有可能,有投资增长就会创造就业,有了就业以后家庭收入就会增加,家庭收入增加,投资跟消费就会增加,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国际环境怎么样,我们可以说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今天提出的达到6-6.5%增长目标,我相信一定能达到。到2020年的时候,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达到,只要我们能够6%的增长,或者6.5%之间的增长,中国现在占全世界经济比重达到16%多了,每年对世界增长贡献率就是一个百分点,世界经济增长不过就是3个百分点。所以全世界30%以上的增长还是在中国,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所以在今年王毅国务委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他讲说外国人要讲跟中国脱钩,就是跟机会脱钩,所以我相信大部分国家他还是要抓住中国增长所带来的市场机会,来给他们创造增长的动力源。

  最后,我想有这样一个增长态势,还有政策环境,我们民营企业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我们民营企业在今年、在未来,日子会越来越好,不仅是给我们民营企业发展创造机遇,我们民营企业也可以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做出巨大的贡献。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