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公众号
关于县级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湖北省云梦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课题组
一、我县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现状
云梦县的行业协会商会最早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截止2017年上半年,全县在县民政局登记注册的各类行业商会协会组织11个,共有会员620多个,分别是县基层建筑业协会、义堂镇小五金制造业协会、下辛店镇米业协会、县鱼面协会、县粮食行业协会、县金融协会、县物流协会、县豆皮行业协会、县生猪行业协会、县安全生产协会、县建材家居行业商会,会员主要分布在建筑、建材家居、交通运输、食品加工、种养殖等行业。由县工商联牵头成立的行业商会只有县建材家居行业商会,其它行业协会多数是由政府相关部门发起成立。目前县基层建筑业协会、县安全生产协会已与主管局脱钩,义堂镇小五金制造业协会、下辛店镇米业协会、县生猪行业协会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从我县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发展的实践来看,行业协会商会在团结会员、服务经济、维护权益、宣传教育、促进行业发展、规范企业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积极开展会员服务活动。各协会商会积极为企业和会员提供各类信息咨询,开展各种形式的行业服务和培训,协调处理会员之间、会员与非会员之间、会员与消费者之间的矛盾纠纷,增强了商会的活力和凝聚力。如县物流协会多次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让会员掌握电子商务的应用。建材家居商会与县工商局积极沟通,妥善处理了广告执法罚款问题。
2、引导会员履行社会责任。各行业商会注重引导会员回报社会,参与光彩事业,在各类抗灾、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参与新农村建设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为构建和谐云梦作出了应有贡献。经县义工联牵线,县建材家居商会长期结对帮扶12名贫困学生。县豆皮协会连续三年到乡镇福利院开展“暖冬行动”,为老人送去年关物资。
3、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引导会员企业遵纪守法,照章纳税,诚信经营,有序竞争,安全生产,和谐创业,促进了行业健康发展。如县建材家居行业商会建立会员信用等级评定系统,对于评定等级较高的会员企业,商会在营销活动宣传、创业帮扶等方面优先给予考虑,定期发布年度会员信用榜,对失信会员进行黄牌警告。针对云梦鱼面产业规模小、广告宣传不够等发展短板,县鱼面行业协会成功注册“云梦鱼面”地理标志商标,与55家会员单位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对市场上销售的云梦鱼面统一商标包装、生产标准、质量要求,使传统老品牌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4、加强商会运行机制建设。各行业商会注重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完善运行机制,经过近几年的运作发展,出台了协会章程、会员大会和财务管理等工作制度,会员数量逐年增加,会员和行业自律意识进一步强化。
二、县级行业商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商会自主性不强,有行政化倾向。我县自发成立的只有建材家居行业商会、鱼面协会、豆皮行业协会,其它多数行业协会是在政府部门的牵头下成立的,职能定位于协助政府管理行业企业,造成了协会开展活动过多地依赖于政府部门,独立自主意识不强,行业协会应有的主动性、灵活性、市场性发挥不够,制约了行业协会的作用有效发挥。
2、行业商会的数量偏少,不具代表性。目前为止,我县真正意义上的行业协会商会只有鱼面协会、物流协会、豆皮行业协会、建材家居行业商会等4家,而且都是很普通的小产业、行业,行业商会组建面不广,布局没有代表性。行业商会发展较慢的原因,一方面是县域内“行业领军人物”较少,缺少组建商会的带头人,另一方面受“同行是冤家”思想观念的影响,企业对成立行业商会的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不愿意参加行业商会组织。
3、行业商会的影响有限,社会认知度偏低。行业商会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显得日趋重要。但由于诸多方面的因素,我县行业商会在整个社会层面影响十分有限,社会认知度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职能部门宣传不到位,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程度不够,行业商会发展的环境不够完善,行业商会自身作用的发挥不够充分。
4、行业商会运作质量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行业商会领导班子成员是企业家,其精力投入到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中,对本行业商会的发展建设投入的精力少。加上多数行业商会没有专职工作人员,没有专门办公场所,秘书长也都是兼任,活动经费很少甚至没有,各种手段缺乏,工作平台有限,服务水平一般,造成会员对行业协会没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参与协会活动的兴趣不大,认为入会就是白交钱,享受不到应有的服务,不如走有事找政府的“老路子”。
三、加强县级行业协会商会建设的对策思考
1、深化认识,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建设势在必行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政府职能的转变,都需要发展一批功能健全的行业协会商会为之提供诸如公共信息、行业标准、行约行规等公共服务,承担政府移交的行业管理职能。组建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协调行业发展,规范市场秩序,加强行业自律,把分散的力量和资源有效集聚起来,发挥团队效应,共同开拓市场,拉长产业链,做大产业群,凸现产业特色,塑造产业整体形象,形成群体优势,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和加快行业的持续发展。行业协会商会也是加强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联系、开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统战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重要途径,要通过这个平台,增强统战工作的渗透力,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2、深化改革,推进行业协会商会建设法制化
行业协会商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律体系保障,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立法已成为商会建设的首要、最迫切、最现实的问题。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政府部门要简政放权,切实转变职能,认真解决好“越位”、“错位”、“缺位”等问题,理顺关系,明确定位,实行政会分开,把适宜于行业协会商会行使的职能委托或转移给行业协会商会,使行业协会职能归位,真正发挥作用。党委政府要明确赋予工商联总商会的职能,强化其作为企业与政府的桥梁纽带作用,条件成熟的地区,要将与政府脱钩的行业协会商会直接归口工商联或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工商联,参加工商联的活动,接受工商联的指导,充分发挥工商联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多管齐下,聚力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发展壮大
一要营造环境。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商会发展的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为商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建立政府与商会、企业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府对商会的指导,加强信息沟通,构筑政府、商会、企业之间沟通协调平台,提高商会的社会影响力。二要财税扶持。加强对商会的财政支持,对商会开展的公益性活动提供财政补贴或补助,将商会纳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通过商会将扶持资金发放到中小企业。要实行促进商会发展的税收优惠。对商会及商会提供服务等收入给予税收优惠;落实对会员企业向商会缴纳会费的,允许企业在所得税前列支的政策扣除;对商会提供公益性服务的收入,免征营业税和所得税;对商会用地用房等属于会产的不动产免征物业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三要创新管理。探索“双重管理、三方负责”的管理体制,实现民政部门登记管理,工商联业务主管,政府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行业协会商会所涉及的产业发展和行业规范的业务督导工作新方式。四要加强监管。明确商会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机关和监管机关的职责,加强对商会全面工作的监管,保证商会各项工作依法有序进行,避免未入会的同行业企业受到压制和伤害,避免行业商会因行业管理职能的不断集中而成为“二政府”。
4、发挥作用,让商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锻炼成长
一要还其本源。行业协会商会具有“规范行为、反映诉求、提供服务”三大功能,有行业服务、行业自律、行业代表、行业协调四大职能。各级党委政府顺应时代发展,顺应市场经济的大潮,顺应政府职能改革的大势,把本应属于商会组织的职能逐步交还给商会组织,还原商会应有的职能。二要积极培育。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规划,把培育和发展商会组织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引导,支持发展,有重点地在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中,培育一批由骨干 企业牵头发起、同业经济组织自愿组成、按照市场经济模式 规范运作、功能较为健全的新型行业协会,形成适应地方企业发展需要、符合产业特点、分布合理、覆盖面广的行业协会群体。三要果断放手。各级党委政府要学习海外商会的管理经验,放手让行业协会商会独立自主地依法开展工作,多扶持、少干预,多监管少直管,海阔随鱼跃,天高任鸟飞,让商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锻炼成长。
5、夯实自身,提高行业协会商会履职能力
一是要健全工作班子。加强以会长为核心的商会领导班子建设,会长人选要有政治觉悟、大局观念、奉献意识、敬业精神,在行业内有较高号召力和威望,不仅自身企业要办得好,还要重视商会发展,重视行业的整体发展。要配强商会秘书长和工作人员,建立一支高效精干、善于沟通协调、能吃苦耐劳的高素质的秘书处工作人员队伍。吸收、聘请行业内知名的专技人才成为商会顾问,加强行业发展指导,提高商会服务的质量。二是要完善工作机制。在制定商会章程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会员发展、会费收缴、财务管理、会议决策、工作计划、职责分工等一系列制度规章;提倡企业家自主办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整合资源,开展个性化服务,实现规范有序运作,不断增强组织活力,防止协会商会被个别大企业、龙头企业所操纵。三是要优化结构布局。大力发展会员,提高会员的覆盖面,增强行业的代表性。加快建立行业协会综合评价体系,定期跟踪评估,对诚信守法、严格自律、作用突出的要予以表彰。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