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把劳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好品格、好习惯、好技能的“三好教育”理念,将劳动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使劳动教育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不拘一格、形式新颖,打造劳动教育品牌项目
做好职业教育,首先要让学生对劳动有正确的认识。这个问题不解决,职业教育就是空谈。为此,学院先后开设了“开心农场”“义工劳动”等项目,培养学生劳动兴趣,增强学生劳动素养。这些项目成为最受学生欢迎,参与度、热度最高的劳动“大小王”品牌。
开辟“开心农场”。2014年,学校从校内选择了约20亩地,开辟了“开心农场”,每个班级一块地。学生负责平整、种植、锄草、浇水、施肥、采收果实、记录和总结种植经验等,见证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艰辛和快乐。“开心农场”收获的瓜果蔬菜,由班级同学分享,有的送给了教师,作为感恩礼物;有的卖给了食堂,积累班费;有的直接找饭 店做成菜,班级同学聚餐,享受自己的劳动果实。“开心农场”项目,让广大同学改变了对劳动的偏见和歧视,享受了劳动的乐趣和成果,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开展“义工劳动”。2015年,根据吉利控股集团的精准扶贫计划,学院招收了755名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免除其全部学杂费用,每月发放300~ 500元生活费。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要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精神,克服“等、靠、要”思想,学院设立了“义工劳动”项目。获得资助的同学每天都要参加半个小时的义工劳动,劳动内容分为打扫厕所、卫生保洁、图书馆管理、多媒体教室维护等,学生在网上自愿申报选择。“义工劳动”引导学生养成了感恩意识、公益意识和励志精神,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他们在劳动中受到了教育。目前,学校教学楼、实训中心等公共厕所都是由学生自己打扫。
二、全面贯穿、全员育人,建立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2018年12月18日,在总结多年来开展劳动教育的基础上,学院发布了《劳动教育大纲》,正式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20年,根据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的要求,学院对劳动教育大纲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细化。
学院坚持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突出劳动教育理念。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践课、公共课、专业课,所有课程都要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全方位育人。
学院坚持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承担劳动教育责任。学院负责劳动教育的总体设计、全面部署和监督指导;教务处负责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和实施;学生处负责组织各班级开展劳动、竞赛和考核;后勤服务中心负责为劳动教育提供后勤服务与物资保障。学院还聘任了一批专兼职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开展劳动安全与技术指导。
学院积极把劳动教育延伸到校外。学院充分整合校企合作资源,为学生争取各种各样的公益劳动锻炼机会。实践中,湘潭高铁北站志愿服务、湘江环保行、“当一天环卫工人”等公益劳动活动吸引了大量学生参与,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三、循序渐进、分段培养,丰富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学院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不同的年级采取不同的劳动教育方式。
一年级以农业和生活劳动为主,侧重劳动态度教育。通过“开心农场”、校园包干区劳动、宿舍6S管理、烹饪技能、“义工劳动”等项目,使学生逐渐形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
二年级以实训和工业劳动为主,侧重劳动技能培养。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上,通过以赛促学,周周比、月月赛,在实训中心接受劳动锻炼,掌握一定的技能后,到工厂参加特训营项目、跟岗实习,提高劳动技能和创新能力。
三年级作为实习阶段,进入完全的职业化劳动,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职场。学生从轻视劳动、理解劳动、尊重劳动到参与劳动、热爱劳动, 掌握日常劳动技能,逐渐成长为既坚守职业精神,又掌握熟练技术的高素质劳动者。
四、考评结合、注重实践,创新劳动教育评价方式
除了劳动实践之外,学院还高度重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劳动安全教育等教育。为了保证教育效果,学院还创新了评价方式。现主要有三种评价方式,即平时表现评价、学期综合评价和劳动竞赛评比。通过劳动写实记录方式,及时评价平时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以评价和交流来促进学生成长;根据平时表现记录进行学期综合素质评定;在现有班级劳动、义工劳动、志愿劳动基础上开展劳动竞赛,把家庭劳动和宿舍6S管理纳入劳动竞赛内容,每周评比劳动积极分子,每月评选月度劳动青年、月度劳动优秀班级,每年评选学院劳动青年。劳动考核和劳动评比结果作为评奖、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学院还修订了毕业标准,学生达到以下要求才能准予毕业:安全教育考核合格;劳动态度和6S管理考核合格;完成规定的劳动实践,经考核合格;自选义工或公益劳动,超过一定时长者,优先评定“优秀毕业生”。
《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试点案例汇编》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