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位建设诉调衔接平台 有效落实多元化解机制
为落实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云南省工商联与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加强工作联动,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际,以增强民营市场主体获得感为目标,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面重点发力,多措并举创新协同社会治理,服务企业发展成效明显。
紧扣"工作联动"
健全完善纠纷化解机制
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全国工商联印发《关于建立健全人民法院与工商联沟通联系机制的意见》,云南省各级法院和工商联认真贯彻落实,联合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依法服务和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力求从座谈沟通、诉调衔接、工作互动等方面布好"联动"之局,聚焦营商环境,对标企业诉求,落实沟通联系机制,畅通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形成上下合力依法妥善审理涉企案件,把推进多元解纷工作抓得更实。2021年,各级人民法院帮助化解各类民事、商事、行政纠纷40.6万余件,妥善处理租赁、物流、合同违约、企业债务等纠纷2.15万余件,妥善审结企业重整、破产案件255件。今年3月2日,云南省高院发布《关于服务和保障营造一流营商环境的16条措施》,将服务和保障一流营商环境作为云南全省各级法院"一把手"工程,把推动法院与工商联的常态化沟通联系作为重要举措,强力构建"法院+工商联"一站式诉讼服务和多元解纷新格局。2021年,全省各级工商联积极推进"法院+工商联"机制向基层有效覆盖,大理州在"工商联商会调解平台"建设上加强双方沟通协调,受理诉前调解案件210件。保山市创新矛盾纠纷商会调解新途径,在6个商会建立了调解组织有效调处纠纷100余件。楚雄州在法院的指导下通过两级民营企业法律维权委员会和民营企业投诉中心化解各类企业诉求案件260余件。
抓实"示范带动"
以上率下拓展服务平台
2021年第三届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后,云南省工商联与省高级人民法院及时成立了"人民法院驻省工商联诉调服务中心"和"云南省总商会民商事调解中心",高位推动建立省级"总对总"诉调衔接服务平台,以化解重大疑难案件为抓手做好示范,确保机制建设横向联系"对接"、上下传导"打通",带动全省各级落实诉调衔接工作机制。半年来设在省工商联的"两个中心"已成功调解重大案件近10件、涉及案件标的8亿多元,得到全省广大民营企业的充分肯定。其中,云南省总商会民商事调解中心会同昆明市西山区法院在线调解的标的7696万余元商事纠纷案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总对总"在线多元调解8件典型案例。近期,西山区法院"因案制宜"将一起民营企业诉求置换3.7亿元保全标的物案件委托至"云南省总商会民商事调解中心",探索以"商人纠纷商会解"途径进行调解,通过邀请高水平的商会调解员进行调解,成功化解了这一复杂诉求,既保障了申请人的合法保全利益,又解决了被申请人公司的燃眉之急,该项积极举措得到了多家媒体广泛宣传。
推进"层层互动"
狠抓基层法治建设基础
在不断总结提高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云南省积极抓"弱项"补"短板",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发展法治建设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的实际,云南省工商联按照"我为企业办实事"和"一线工作法"要求,一方面狠抓工作指导和基层培训,组织开展"千企百会调研助发展"活动和全省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推进服务下沉,累计以省工商联直接帮助基层企业化解法律风险和个案诉求927件;通过联合举办依法治企、合规管理、商会调解等专题培训和"法律三进"示范培训15期,累计省级直接培训企业和商会管理人员1300余人,带动了全省各级加大对基层法律服务人员的培养力度。另一方面压实各级工作责任,在对州市工商联的年度工作考评中,将法律服务工作分值占比从以往的10%提高到30%,把开展法律服务作为"五好"县级工商联和"四好"商会的考评硬件,实行"一票否决"。2021年推动各级工商联及所属商会建立健全调解组织并入驻线上调解平台以来,全省工商联通过在线申请和同级人民法院动态认证,已认证了120个调解组织和189名调解人员,并完成案件调解4795件,发挥了商会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独特作用。
通过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精神,加强工商联与人民法院的沟通联系,积极汇聚各方资源,务实创新开展工作,云南省民营经济领域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已成为各级工商联和人民法院最为紧密的联系渠道,成为工商联与人民法院依法及时高效化解民商事纠纷的特色亮点,成为依法服务和保障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工作品牌。据每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企业对云南省的法治环境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云南省工商联)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