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地方工作>内蒙古>工商联工作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前旗工商联干部驻村扶贫帮扶引领代钦嘎查贫困户脱贫奔富路

发布时间:2019-08-19 信息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 字号:【
  近日,笔者冒着细雨朦朦,驱车百里,前往兴安盟科右前旗德伯斯镇代钦嘎查,看望兴安盟科右前旗工商联两位驻村扶贫干部,他们是驻村第一书记吴志国和驻村干部义特木吉。

  42岁的吴志国早生白发,脚踝钢钉推迟一年没有取出坚持带伤驻村扶贫。31岁的义特木吉脸已黝黑,推迟婚期一年,誓将驻村扶贫到脱贫攻坚胜利那一天。

  “你能偶尔陪未婚妻看场电影吗?”笔者问义特木吉。

  “哪有偶尔呀,我们两三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最多和她吃顿饭。”义特木吉回答道。

  “你能每周回家一次给孩子辅导作业吗?”笔者问吴志国。 “从驻村开始至少半个月才回一次,回去时也不一定能赶上孩子在家。”

  吴志国答道。

  在贫困户的农家小院里,笔者记录下了两位驻村干部的帮扶趣事。

  圆了贫困户“新房梦”

  “不愁吃不愁穿,现在生活好得很……”科右前旗德伯斯镇代钦嘎查73岁的阿民乌日塔站在小院外幸福满满。他接着告诉笔者,“愁吃、愁穿”的生活早已成为过去,即便是发生不可抗灾害政府也会第一时间解决困难群众的温饱难题。他还说,“今年的几场大雨,新盖的房子‘滴水不漏’,我是打心眼儿里感谢党和政府,感谢驻村第一书记吴志国对我家的真心帮助。”

  因失去劳动能力致贫的阿民乌日塔,以前住的房子是典型的“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他一直想修但却有心无力。去年,科右前旗把“危房清零”纳入脱贫攻坚重大专项行动之一,经过仔细核查,镇政府把他的房子定为危房整修,去年底他顺利入住新房。让阿民乌日塔的“新房梦”一夜成真。“扶贫工作队还帮我协调,一分钱没拿就把2头牛送到家,今年脱贫没问题。”一旁的妻子正月高兴地告诉笔者。

  养殖“脱贫牛”走上致富路

  同村的李占生,是享受到国家“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最为典型的一户。李占生本人无劳动能力,70多岁的老母亲刘节刚刚做完手术并患有慢病,14岁的儿子萨础拉刚刚小升初。

  和阿民乌日塔不一样的是,今年,李占生不仅将危房建成60平方米的新房,还享受上了肉牛养殖产业的好政策,3头“脱贫牛”膘肥体壮,再有一两个月时间就能下犊了。李占生脸上洋溢的笑容表达着对眼下生活的满意。

  儿子升入初中后,可享受到国家减免费用总计是3970元,再加上学校减免伙食费用900元,儿子上学的费用就不用发愁了。让他更为高兴的还不只这个,一张小小的扶贫卡让母亲的这次手术只花了不到300元,还不到全部费用的10%。搭上了危房改造政策、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的“脱贫快车”,李占生庆幸自己生在了好时代,乐呵呵地拉住吴志国和义特木吉的手不放,不住地邀请他们经到家里来。

  扶贫干部苦学本领帮扶众乡亲真脱贫

  “以前没在农村生活过,最初很担心自己坚持不下来。”谈起刚到代钦嘎查的经历,驻村扶贫干部义特木吉打开了话匣子。因为对农牧业生产不熟悉,他们赶紧上网查看很多关于农牧业方面知识恶补,同时通过跟村民沟通,慢慢从不熟悉农村生活到可以帮助村民产业调整出谋划策。“我们用了差不多3个多星期的时间,去到每户村民家里跟他们拉家常,掌握了大家的基本信息,为后期开展帮扶工作打下了基础。”

  “两不愁、三保障”解决了贫困人口基本问题,发展产业是解决贫困的最终办法。吴志国和义特木吉眼下的脱贫方向就是帮助贫困家庭和村民们发展致富产业,鸡、猪、羊、牛等成为代钦嘎查发展脱贫产业的首选,如今,在嘎查内,脱贫产业挺起脱贫致富的“脊梁”,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笔者感言】越是艰难的挑战,越需要奋斗者发力。细细想来,会听、能说、肯干的驻村扶贫干部,在基层治理中有大作用。

  会听,意味着俯下身子;能说,意味着说实在话;肯干,意味着敢担当、能做事。在这个基础上,驻村干部的优势就能得到发挥,解决发展的困难,激发乡村的活力。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