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地方工作>重庆>工商联工作

重庆:民营企业100强七大特点解读

发布时间:2023-10-23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10月17日,重庆发布2023重庆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榜单,重庆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卢红出席发布会时说,广大民营企业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全力以赴拼经济、抢订单、拓市场,在稳增长、保民生、促就业、增税收等方面继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发布会上,重庆市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雷文睿介绍,通过对全市2823家上规模民营企业参与调研,形成了2023重庆民营企业100强、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3个调研分析报告,总体上表现为7个方面特点。

  入围门槛持续提高

  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小幅波动

  重庆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为23.6亿元,较上年增加2.43亿元,增幅11.48%;民营企业100强营业收入总额约1.3万亿元,资产总额为1.95万亿元,较上年略有下滑;23家企业营业收入规模超100亿元,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2505.65亿元的营收规模位居重庆民营企业100强榜首,在“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位列第23位。

  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入围门槛提高至9.46亿元,较上年增加1.08亿元,增幅12.89%;营业收入总额达5400.17亿元,较上年增加681.86亿元,增幅14.45%;资产总额达5101.17亿元,较上年增加842.97亿元,增幅19.8%;12家制造业民营企业营业收入总额超100亿元,重庆小康控股有限公司以509.19亿元的营收规模位居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榜首,成为重庆首家年营收过500亿元的制造业民营企业。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营业收入总额为3937.83亿元,较上年增加561.99亿元,增幅16.65%;资产总额为4323.26亿元,较上年增加450.07亿元,增幅11.62%。

  产业分布更加集中

  行业分布呈现优化趋势

  民营企业100强中,第一产业2家,较上年增加1家,第二产业56家,较上年增加1家,第三产业42家,较上年减少2家,第二产业入围企业占比有所提高。其中,制造业企业49家,较上年增加4家,经营规模达4668.21亿元,较上年增长13.63%。同时,第二产业入围企业的行业分布有所调整,房屋建筑业减少5家,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4家,通用设备制造业增加2家,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各增加1家。

  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中,汽车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企业数量分列前两位,分别为18家和11家;通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发展较为迅速,上榜企业数量较上年共增加10家。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中,制造业企业占比为89%,其中,汽车制造业占比19%,医药制造业占比12%,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占比11%。

  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创新发展动能不断提升

  民营企业100强2022年研发投入总额162.11亿元,同比增长9.53%;拥有有效专利23648项,同比增长32.30%;61家企业的关键技术主要来源于自主开发与研制,60家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民营企业100强及其下属公司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数量为117家,较上年增加11家。

  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2022研发投入总额137.03亿元。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总额大于5%的企业有18家,比上年增加8家;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及其下属公司中,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分别为150家、99家和71家。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2022年研发费用总额137.8亿元,同比增长30.73%;研发人员总数2.49万人,同比增长15.28%;拥有国内外有效专利26434件,同比增长19.07%;拥有经认定的省部级研发机构195个,较上年增加21个;17家企业参与“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设,8家企业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8家企业参与“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3家企业参与“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主导或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分别为166项、277项和85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中95家企业属于“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今年,科技创新指数100强榜单在延续发布《2023重庆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强》子榜单的基础上,还首次发布《2023重庆民营企业发明专利50强》专项子榜单,旨在进一步引导民营企业加强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保护。

  转型升级有序推进

  “走出去”发展步伐稳健

  民营企业100强中,有80家企业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推动转型升级,其中90%以上的企业从战略、管理、人才、业务等层面已实施或计划实施数字化转型,72.86%的企业采取多种措施主动实施绿色低碳转型。

  民营企业100强中有28家开展海外业务,较上年增加12家,海外资产总额130.21亿元,投资区域主要集中于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地区,国际经营领域主要以装备制造、医药为主,13家企业在海外建立了分支机构。

  制造业100强2022年境外资产总额128.45亿元,境外营收总额161.58亿元。

  融资难题有所缓解

  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力度加大

  民营企业100强中,通过上市进行直接融资的企业共23家,其中,境内上市企业17家,境外上市企业6家,境内上市企业总市值3375.74亿元。智飞生物以1387.20亿元排名境内上市企业总市值首位,赛力斯以990.49亿元排名第二位。通过银行贷款、非银行机构融资、发行公司债、股东借款等渠道开展债务融资的企业共49家。

  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企业中,70%表示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对于金融机构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加大、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进一步完善、贷款需求响应速度和审批时效提高、对民营企业票据融资的支持力度加大、金融机构服务流程优化等举措表示高度认可。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担当日益凸显

  民营企业100强2022年纳税总额为620.74亿元,纳税额过亿元的企业共59家,其中龙湖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纳税总额达211.42亿元,名列100强企业第一位。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2022年纳税总额240.57亿元,纳税过亿元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共42家,智飞生物纳税61.11亿元居制造业民营企业第一位;因2022年全市税费退减缓免政策惠及制造业企业力度较大,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纳税总额较上年下降30.38亿元。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2022年的纳税总额为210.99亿元,较上年增加69.96亿元。

  2022年,重庆民营企业100强吸纳就业超40万人,平均每家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4000人;重庆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吸纳就业21.9万人,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位列吸纳就业人数位列前五,在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吸纳就业人数中占68.5%;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的2022年吸纳就业17.01万人,较上年增加0.27万人,增幅1.61%。

  民营企业100强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支持乡村振兴,其中,参与消费帮扶的29家,继续推进“万企帮万村”产业帮扶项目的22家,在乡村实施产业项目加强乡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13家,设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的8家,培育乡村人才积极吸纳重点群体就业的11家。

  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民营企业满意度有所提升

  2022年以来,重庆聚焦经营主体关切,从政策、服务、法律、宣传等方面多管齐下,提升服务企业效能,推动破解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创造活力,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持续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企业100强中,74%的企业获得了延期缴纳税款、纾困专项债和基金、地方专项救助资金、金融机构贷款展期延期和政策性融资担保等不同形式的纾困扶持;有78家企业分别认为政府服务企业力度加大、亲清政商关系得到确立、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加强、税费负担有所降低、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氛围进一步加强、融资支持有所改善,民营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存在的不足表现为:

  上榜企业区域分布显著不均。民营企业100强中,95家位于主城都市区,5家位于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空缺;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中,93家位于著主城都市区,7家位于渝东北地区,渝东南地区暂无;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指数100强中,92家位于主城都市区,7家位于渝东北地区,1家位于渝东南地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企业占比仍待提升。民营企业100强以批发业、零售业、传统制造业为主,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企业相对较少。

  科技创新能力亟须提高。虽然民营企业100强创新能力研发投入和拥有专利数均有所提升,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发投入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国际化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民营企业100强中拥有海外业务、开展海外投资的企业占比不高,且以制造业、矿业为主,相对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

  下一步,全市广大民营企业将进一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洞察大势、把握方向,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创新发展、行稳致远,为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