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建会 团结立会 服务兴会 改革强会
English|长者模式退出长者模式
首页
首页>非公综述>企业家谈

把握新机遇 “破冰”新赛道——访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东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蓥

发布时间:2023-06-08 信息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2020年的一天,“烂尾”长达10多年的散货船“弘泰216”缓缓驶离东红船业的码头,这艘浙江停建时间最长的船最终找到了归宿。“弘泰216”停建的起因是前船东破产,加上当时航运市场行情正处于低谷,东红只能任由它占着船台,造成不小的资源浪费。随着航运市场逐渐复苏,东红船业终于找到愿意接手的船东。彼时又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东红上下咬紧牙关,克服人员少、时间急等多重阻碍,按时保质交船,解放了被占多年的船台,也给予了向往远航的“弘泰216”新生力量。

  “弘泰216”曾经面对的困境,恰是造船业一片萧条下东红遭遇过的泥泽。他们一个在船台上苦等,一个在商海里“破冰”,共同扛住船市长期低迷的考验,实现了各自的“重生”。现今,东红已是宁波乃至中国船运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生力军,而它的掌舵者就是一直谦称“门外汉”的宁波市民营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东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蓥。

  借东风:危机也是机遇

  李红蓥很早便和船结缘。他出生于浙江象山石浦港畔的南田岛,从小听着潮声入眠、望着桅帆长大,一直视石浦港为“母亲港”。成年后,李红蓥先后做过老师、担任过供销社经理,虽然没有进入造船业,但始终没离开自己的“母亲港”。

  倚港而生的日子既培养了李红蓥对大海的热情,也为他的创业梦提供了天然的机遇。1998年,决定自主创业的李红蓥收购了象山浦东船厂,开启自己的造船事业。

  造船能带来的利润非常可观,在行业最火热的时候,造船的架子刚搭起来,买船的人就到了,建设资金还没能真正投入,买船的预付款已经打入银行,有时造船甚至可以零成本。在风风火火的行业背景下,勇于进取的李红蓥一路高歌猛进。2004年,李红蓥成功组建浙江东红船业有限公司,写下“东红”历史的第一笔;2005年,东红交付万吨级巨轮“北鲲”,创象山县1.3万吨级最大吨位船舶建造纪录……在李红蓥眼中,更好的未来似乎就在眼前。

  然而,2008年金融危机的来袭,给了“虚胖”的造船业当头一棒,东红船业也遭遇巨大冲击。

  “在金融风暴的惊涛骇浪中远航,就必须有可帮助越冬的‘东风’。”风暴的突袭并没有让“船长”李红蓥迷失方向,他立刻作出反应,很快便借来一道“东风”——精细化管理。2009年,东红一改之前的粗放式管理,引入6S管理模式,主要对企业厂容厂貌、员工精神面貌以及企业文化全面进行“大改造”。随着精细化管理的落地,东红的仓库、车间和食堂焕然一新,过去生产浪费和库存积压的顽疾得以解决,实现了即时化生产和最低库存量。出色的改造成果,让不少来访客商眼前一亮,一位意大利客商在参观工厂后,旋即签下两艘万吨货轮的订单。

  危机下的东红人同样爆发出惊人的凝聚力。“建立供气站,改瓶装输气为管道输气”“船台电网改造和高能耗焊接设备更新”等等都是一线员工提出的建议,东红也及时采纳和落实,无数正向反馈叠加在一起,形成共荣共进的企业氛围,源源不断地为企业转型提供能量。据测算,仅2009年,员工合理化建议就为东红的发展节约了数百万元。

  危机就是机遇,这是那个特殊阶段留给李红蓥的宝贵财富。至今,东红仍坚持实施精细化改革和精准管理,不断更新最前沿的管理体系,多次被评为质量信得过企业、中国名牌产品、绿色环保企业等,是象山县当之无愧的领军型企业。

  乘东风:找到新赛道

  2010年,东红船业宣布正式开工建造5.2万吨级远洋散货船,这标志着象山造船业迈入“5万吨级”时代。此时,金融危机的阴霾还未散去、世界航运业远没振兴,东红的这次逆势突破,让不少人重燃信心,似乎“春天”真的要来了。

  但随之而来的2011年,并没有让这一美好期望成为现实。国际金融危机的余震下,海运市场持续低迷,国内产能过剩问题凸显。身为“船长”,李红蓥明白,东红仅仅通过内部整顿、强化自身来摆脱困境只是战术性思维,是时候到了应该转变思路、调整方向的“战略”新抉择了。

  贸易不行拖累海运,海运不济拖累造船,那有什么大船不用于海运,不怎么受此影响呢?很快,李红蓥把目光看向远洋渔船。

  对于渔船,李红蓥并不陌生,他和东红“生于斯长于斯”的石浦港便是全国六大中心渔港之一。而且凭借完善的船舶研究、设计、建造和配套体系,再加上远洋渔船投入小、周期短、运转灵活的特性,东红承接远洋渔船不在话下。

  更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之后,国家提出“海洋强国”的战略口号,李红蓥断定,海洋开发势必会从浅海走向深海,远洋渔业装备生产大有可为。

  占着天时、地利、人和,东红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渔业现代化发展规划和升级提升渔业装备、发展远洋渔业的政策机遇,通过打造远洋渔船这个转型产品,吃进大把订单。2014年,东红创下新赛道接单的最高纪录,建造完成远洋渔船60余艘,占全国远洋渔船建造总量的12%,国内形成了“北有黄海,南有东红”远洋渔船建造格局。除了数量大,东红生产的渔船种类也极为丰富,远洋围网船、鱿钓船、拖网船、冷冻冷藏船、海洋平台等各类远洋渔船的建造都驾轻就熟,产品远销东南亚、非洲和中东地区。

  面对不景气的行业背景,李红蓥变“坐贾”为“行商”,主动寻找可能的增量,避免在存量市场中死磕。这次灵活转变,让东红避开漩涡,再次乘上政策的东风。而且产品转型带来的新利润,也为东红的技术转型打下坚实基础。

  再起航:优化软硬件升级扬帆“动力”

  2021年,由东红承建的2.2万载重吨散货船“弘泰819”顺利下水,船台周期用时110天,比以往缩短70多天,创象山同级散货船建造用时最短纪录。彼时,国内造船业快速回暖,东红凭借出众的生产效率,得到众多船东的青睐,订单排到了几年之后。

  船舶建造的“加速度”是东红多年技术沉淀、进步的体现,他们在“分段式”造船基础上实施“模块化”技术,不断提升造船质量、精度和速度控制水平。所谓“模块化”造船,就是将船舶结构、设备和系统按功能或层次体系,分解成若干有接口关系的相对独立单元,再按照标准化、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的设计和生产原则,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成完整船舶。在这套技术的加持下,船舶的各个部分可以分段建造、同步推进,最后再统一组装,这不仅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船只建成后想要升级、调整也非常方便。

  “模块化”技术优点很多,门槛也很高。不仅是加工技术,“模块化”生产对企业的设计能力、管理水平、生产场地等等均有要求。为此,东红扩建5万平方米加工车间,筹建5万吨级舾装码头和船坞,配备150余台套现代科技设备,通过“精打细算”确保各个工序环节丝丝相扣,实现“船、机、电、壳、舾、涂”生产流程一体化。在东红不懈努力下,企业造船流程不断优化,船台周期不断缩短,船厂“亩均”产出大大提高。随着技术地不断提升和设备的日益先进化,东红已经具备10万吨以上船舶的建造能力。

  从2004年成立,到2008年遭遇行业冬季,再到如今有着670余亩厂区、12座8万吨级及以下船台、5万平方米分段平台、5万平方米生产加工车间、年建造能力达40余万吨的东红集团,李红蓥一直默默操持着这艘巨轮。

  同时,李红蓥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有众多社会职务,为行业、家乡的发展建言献策。在他的影响下,东红同样树立了和谐发展、勇担责任的企业精神,对内他们创立职工互助关爱基金会、因果关爱基金会,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地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营造“家”一般的幸福氛围,对外他们主动参与救灾扶贫、助学济困、村企结对,用实际行动帮助他人渡过生活难关,积极回馈社会。

  “论发展,东红乘风破浪;扛责任,东红义不容辞。”李红蓥说,20多年的风雨捶打,东红捱过寒冬也练就一身“本领”。面向未来,东红有勇气也更有底气,搏击大海、扬帆远航。

  “只要石浦港的海水不干,希望我们的船能一直造下去。”李红蓥的话掷地有声。石浦港是东红25年前的源起,也是百年东红的将来。

相关链接

邮编:100035

地址:中国 北京西城区德胜门西大街70号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18056091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10346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