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多措并举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1-2月清理拖欠民企账款181亿元
据工信部对使用云平台的中小企业监测显示,截至3月29日,我国中小企业复工率已达到76.8%。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作用明显,92家龙头企业一共带动了上下游40多万家中小企业复工复产。
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介绍,工信部按照“以大带小、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思路,全力推动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着重聚焦重点行业抓产能释放,聚焦龙头企业抓产业链协同,聚焦中小企业抓纾困解难,聚焦重点地区抓基本面稳定的四方面工作。其中,针对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辛国斌指出,在央行、银保监会及相关金融机构支持下,3000亿支持重点疫情防控企业的专项再贷款已累计向5000多家企业发放了2000多亿元,这中间还为湖北省预留了一部分资金。企业实际承担利率只有1.27%左右。5000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额度已累计发放了2000多亿元,贷款利率低于4.55%。
他特别提到,考虑到疫情对中小企业资金链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我们在防疫期间继续加大清理政府部门和国有大型企业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工作力度,1-2月份已清理拖欠民营和中小企业账款181亿元。
当前已复工复产的中小企业都有哪些行业,是那些类型?梁志锋介绍,从行业看,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复工率高于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高于生活性服务业,但随着国外疫情的蔓延,出口型企业承压加剧;从地区看,各地复工复产率呈齐头并进之势,湖北省近日快速上升;从企业类型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率明显高于中小企业总体水平,规模越大复工复产率越高,微型企业复工复产难度更大。
梁志锋表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充分发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作用,做了一些工作:
首先是出台一系列财税、金融、社保等政策,同时鼓励地方出台配套政策,如黑龙江建立100亿元中小企业稳企稳岗基金。其次,压实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责任,狠抓政策落地。如江苏银行对江苏省工信厅推送的1100余户企业融资需求实现100%对接全覆盖,累计向582户企业授信139亿元。
同时,注重优化服务,发挥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作用,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共举办服务活动1.2万场次,开展服务120多万次,服务企业240多万家。启动中小企业线上培训“企业微课”,上线420多门课程,总访问量达950多万人次。
梁志锋介绍,下一步工信部将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进一步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制度,不断深化改革来消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各种障碍,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更加注重发挥好政府的作用,推动已出台惠企政策的落地落实,进一步压实属地责任,发挥好各级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协调作用,使政策真正落地见效。同时加强政策研究与储备,随时应对各种复杂的局面。要更注重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涉及到方方面面,光靠企业的努力或者光靠政府的推动都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社会各方面都来支持,关心中小企业的发展。
此外他特别指出,要更加注重发挥创新的力量。将深入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加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建设,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来推动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