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情暖苏商”系列活动助推江苏民营经济阔步向前
在中国民营经济的澎湃大潮中,江苏始终勇立潮头、走在前列。
8月28日,2025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揭晓,江苏90家企业入围,82家企业跻身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是江苏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江苏这片发展热土,一直承载着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和深切厚望。江苏省工商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任务,以“情暖苏商”系列活动为抓手,搭建政企沟通平台,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全力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好政策支持和发展环境。
政策暖流:为企业送去“定心丸”
“政策好不好,企业最知道。”在常州合成生物产业服务专场活动现场,一位企业家的感慨道出了众多民营企业的心声。2025年3月25日,江苏“强链扩群、强基向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行活动(简称“双强行动”)在常州新北区举行,200多位来自省内外的企业家、科研专家和金融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绘合成生物产业新图景。
活动现场,江苏省相关部门负责人手持政策清单,逐一解读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具体措施,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到科技人才培养激励,条条直指企业发展的痛点难点。“这样的政策宣讲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常州吉恩药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在签约仪式后兴奋地表示,公司将加快推进建设新型多肽原料药和制剂项目,力争年内建成试产。
政策的温度,直接转化为企业实打实的获得感。江苏持续发布“江苏民营企业200强”“制造业100强”“研发投入100家”等榜单,连续六年开展“区域民营经济营商环境评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连续五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省份”。2025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当天,江苏省工商联立即举办“法律大讲堂”专题学习宣传活动,邀请法律专家深入解读条文,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法律政策。
“我们不仅要让企业知晓政策,更要让政策活起来,真正融入企业的发展实践。”省工商联相关领导表示,“双强行动”开展以来,已围绕特定产业举办6场服务活动,形成“政府政策支持”“园区重点招引企业”“企业问题诉求”三份清单,实现政策精准滴灌。在宿迁市沭阳县消费品制造产业服务专场上,150.1亿元产业合作项目和5.08亿元绿色信贷项目集中签约,政策红利正持续转化为现实的发展动能。
亲清平台:搭建政企沟通“江苏模式”
“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听真话、听实话,看看政府部门还有哪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2025年5月28日,在“双强行动”徐州工程机械与信息技术产业服务专场的“亲清直通车·政企面对面”环节,主持活动的省政府副秘书长桂俊的开场白,一下子拉近了与企业家的距离。12位企业家代表逐一发言,从新能源商用车创新政策支持到中小工程机械企业国际参展护航计划,共提出40余条具体建议。
“没想到我刚提出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就现场给出了解决方案。”徐工汽车总经理夏泳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感慨不已。他提出的“加强人才攻关联合体建设”建议,当场得到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厅等部门的积极回应,表示将加快组建工程机械产业人才联盟,推动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这种面对面的沟通机制,让企业家们感受到了“被重视”的温暖。
“情暖苏商”活动于座谈中问需,于行动中赋能。省工商联建立了专职副主席挂钩联系民营经济代表人士工作制度,每位专职副主席挂钩联系3~4个设区市的常执委企业和部分商会组织,深入开展谈心谈话、座谈交流、实地走访、问题会诊。
2025年4月,江苏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胡广杰和省工商联领导先后赴南通、淮安、镇江等地,开展“大走访、大宣讲、大服务”活动,主持召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促进“两个健康”座谈会,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听取意见建议,推动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支持。
这种“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正逐步形成独特的“江苏模式”。截至目前,“双强行动”已累计参与企业843家,现场回应解决90家企业178项诉求,闭环式反馈154家民营企业的280条具体建议,达成投资项目37个,产学研合作意向35个,银企合作协议26项。一组组数据背后,是政企之间日益紧密的信任纽带。
创新赋能:激活新质生产力“强引擎”
江苏省工商联聚焦全省“1650”现代产业体系和“51010”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布局,完善“强链扩群强基向新”“向新聚能向海图强”等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机制,赋能赋智企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苏州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厂里,工业机器人有条不紊地进行产品组装,每一道工序都精准无误。这里是“数智标杆民企行”活动的参访点之一,来自全省各地的企业家实地考察后,纷纷拿出手机记录。“太震撼了,这就是我们未来转型的方向。”一位制造业企业家感叹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江苏省工商联制定《江苏省工商联“创新民企”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促进创新要素向民营企业集聚,开展“知识产权科普行”“科技专家进民企”等系列活动。在常州合成生物专场,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和分别作主旨报告,为企业带来前沿技术理念;10个合成生物重点项目签约落地,涵盖蛋白合成、生物材料、环保装备等细分领域,签约金额超30亿元。
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省工商联组织开展“百模千智进万企”行动、“数智标杆民企行”活动,编发年度《江苏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白皮书》,发布“数字民企建设百佳典型案例”。在南京巨鲨显示科技有限公司,一块小小的医疗显示屏背后,是企业投入数千万元打造的数字化生产线,“工商联组织的数字化转型培训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现在产能提升了30%,能耗下降了15%。”企业负责人介绍说。
创新不仅在技术层面,更在体制机制。江苏省工商联与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联合开展“万家民企评银行”活动,激励金融机构强化民营经济融资支持;与省科技厅合作举办“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为创新项目搭建展示平台。省委金融办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民营经济贷款余款7.02万亿元,同比增长8%。日前,工信部发布《2025年5G工厂名录》,其中江苏91家工厂入围,占全国总数的16.25%,新增数量和总数均居全国第一,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出海护航:助力民企扬帆“闯世界”
“非洲市场潜力巨大,但语言不通、政策不熟是我们最大的障碍。”在南京举办的埃及肯尼亚经贸合作培训会上,一位纺织企业负责人道出了许多准备“走出去”企业难以迈出第一步的症结。
针对这一问题,省工商联联合纺织服装商会、肯尼亚江苏商会举办专题培训,邀请驻外使节、当地企业家分享经验,现场还设置了一对一咨询环节,帮助企业制定个性化“出海”方案。
江苏民营企业素有开拓国际市场的传统。省工商联完善优化“一圈两库三平台”机制,提升服务民营企业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工作质效。2025年6月,省工商联联合澳大利亚维州工商总会开展“异国商机跨海直达”驻点交流活动,组织江苏企业家赴澳大利亚考察市场,与当地企业面对面洽谈合作,达成10余项贸易投资意向。
“走出去”需要勇气,更需要底气。在“扬帆出海帷幄致远—企业出海思享会”上,省工商联整合金融机构、税务所、数字化平台等资源,为企业提供跨境金融、税收合规、数字化发展等一站化解决方案。南京久吾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工商联搭建的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其膜分离技术在海外多个环保项目中得到应用,“工商联就像我们的‘海外管家’,让我们在国际市场上信心倍增。”企业负责人说。
据公开数据,2024年江苏民营经济增加值7.98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58.2%;2025年1—6月,全省民营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民营企业已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情暖苏商”系列活动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江苏民企正以全球视野谋划未来,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江苏制造”“江苏创造”的实力与担当。
凝心铸魂:培育新时代苏商“领头雁”
不久前,江苏沙钢集团董事长沈彬等6名江苏企业家荣获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作为新时代苏商,我们将积极践行‘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的要求,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走好新时代民营企业钢铁强国路。”在全省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报告会上,沈彬的报告引发了全场共鸣,掌声阵阵。2025年8月,省工商联以“专注实业坚守主业”为主题举办报告会,邀请优秀企业家分享创新发展历程,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坚守主业、做强实业,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理想信念是企业发展的“定海神针”。江苏省工商联定期举办“强信心、谋发展”形势政策宣讲、“坚守主业做强实业”理想信念报告会。2025年以来,全省各级工商联组织举办民营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报告会及培训114场,近万名企业家深度参与。在张謇企业家学院,一场场专题培训让企业家们不仅学到了经营管理知识,更感悟到了优秀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每次培训都有新收获,不仅是业务提升,更是精神洗礼。”参加全省民营企业党组织书记培训的南京途牛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于敦德如是说。
传承需要载体,更需要行动。在泰州,“民营企业家之家”自2024年揭牌以来,已成为深化“两个健康”的重要平台,通过历史文物、老照片和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现了从传统手工业到现代民营企业的奋斗征程,自运行以来,已接待100余批次、1600余人次参观调研。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是精神传承的重要体现。江苏省工商联深入开展“百城千校万企”促就业行动,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围绕对口支援协作合作、南北联动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组织海澜之家、波司登、扬子江药业、鱼跃医疗、日出东方等企业定点驰援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引导民营企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上作示范,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
展望未来:情暖苏商,共赴新程
从运河之畔的工商萌芽,到新时代的创新高地,江苏民营经济发展历程,是一部敢闯敢试、勇立潮头的奋斗史。“情暖苏商”系列活动犹如一根红线,将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民营企业的成长紧密相连,构建起“两个健康”的良好生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苏省工商联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情暖苏商”为纽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助力民营企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正如一位企业家在“情暖苏商”恳谈会上所说:“有了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我们信心更足,必将在新征程上续写苏商新的辉煌。”
情暖苏商,暖的是人心,聚的是合力,谋的是发展。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民营企业与江苏发展同频共振,正以昂扬奋发之姿,共同奔赴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征程。

微信公众号